敖富貴找到的老片子還不少,敖沐陽看了看,《待到滿山紅葉時》、《神秘的大佛》、《朝陽花開》、《上甘嶺》等等,一共得有二十多部。
這些片子都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拍攝出來的,如他所說,片源在網上很不好找,即使能找到也不清晰了,他手中的錄影帶算是高畫質片源。
夜幕降臨之後,敖富貴把組裝起來的放映機放在一張桌子上,然後在桌子腿上綁了一根細棍翹起來,他在上面繫上燈泡,電源一開,燈泡亮了。
敖沐陽拿著個包子吃的香噴噴,看到燈泡亮了他就問道:“富貴,這燈泡幹啥呀?”
“照明用的。”敖富貴解釋道。
敖沐陽指著頭頂上的路燈說道:“你傻呢,這不有路燈照明嗎?”
敖富貴冷哼道:“你才傻呢,路燈待會就熄了。”
太陽落山,萬家燈火亮起。
村裡家家戶戶的燈光也亮了,路燈隱隱約約的亮起,有的吊在樹冠裡,光芒透過枝葉間隙冒出來,恍恍惚惚。
隨著放映機啟動,一道光柱照在了幕布上,然後先是出現了個圓形光環,光環很快綻放變成了長方形。
這是敖沐陽童年記憶中,關於放映電影為數不多的畫面,他記得小時候看的這種電影,確實是從這樣的場景開始。
接下來就是京城電影製片廠的片頭和標誌性前奏音樂響起,陸陸續續有人帶著小板凳來看電影。
敖沐陽以為沒人對這種老式電影感興趣,結果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來的人不少,到電影正式開始後竟然有四十多個人來了,這些人多數不是村裡人,而是遊客。
有遊客舉起手機拍照,然後跟左右的朋友說道:“哈,還挺有童年感覺的。”
也有遊客帶著孩子來的,敖沐陽聽見好幾個人跟孩子說:“這就是爸爸像你這麼大的時候看的電影。”“這是爸爸小時候最愛的娛樂活動。”“來,兒砸,爸爸帶你體會一下最早的電影院氛圍。”
敖富貴放了一部叫《神秘的大佛》的電影,不斷有遊客嘿嘿笑:“這是七十年代呀?”“真挺懷念那時候的。”“你懷念的是自個兒的青春,哪是七十年代?”
幾個人正討論的熱烈,突然有人插嘴道:“什麼七十年代?這電影演的是四十年代的事,是解放前的。”
本來是想來回憶青春的幾個七零後遊客頓時覺得沒勁了。
敖志滿老爺子趴在視窗磕著瓜子看電影,他對敖沐陽說道:“村長,這個電影你們小年輕沒看過吧?好看,這個跟《少林寺》一樣好看。”
敖沐陽沒看過幾部這種電影,在他記事開始,電視機就開始進入老百姓的家庭,而隨著電視機的普及,這種露天電影模式就不受歡迎了。
敖沐陽問道:“這電影講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