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性成熟的鰻鱺會順流而下,沿江跋涉數千里路進入太平洋西部海區來繁殖後代。
每年的二月至五月,大批鰻鱺幼體會從海洋進入江河湖泊,在紅洋灣還有鰻鱺苗產出的歲月裡,每到過完年後,漁民們就會在河口入海處和沿海一帶去捕撈鰻魚苗。
福廣地區最早出現鰻鱺苗是二月份,紅洋則是四月份,也就是說老敖如果要養鰻鱺產苗,那他就得抓緊時間了。
說來也挺有意思的,鰻鱺要完成產卵的過程得需要一年時間,它們沿河遊動幾千里路才能入海,入海又得遊動很久才能找到產卵地。
可是一旦交配產卵,那隻用三十六個小時,魚苗就會孵化出來,這是很神奇的地方。
另外雌魚一旦產卵,它們就會死掉。而魚苗的雌雄在剛出生的時候是無法辨別的,得等到它們長到三十公分以後才能確定,這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下午,敖沐陽叫來敖大國的那艘漁船,然後捕撈鰻鱺準備送往他的漁場。
捕撈鰻鱺需要特殊工具,那就是竹筒,鰻鱺和鰻魚、鱔魚、泥鰍一樣,喜歡往竹筒這樣的密閉空間裡鑽。
敖大國帶了這些工具到來,一連串的竹筒綁在一起,跟延繩釣有點類似。
拎著一串竹筒,他唏噓說道:“哎呀,龍頭,找到這東西可不容易啊,咱們村裡都多少年沒人去捕白鱔了。”
“沒人捕白鱔,沒人捕泥鰍嗎?再說,紅洋灣可不是沒有白鱔了,我當年在鎮上垃圾海區裡的塑膠瓶裡找到不少。”敖沐陽說道。
敖大國笑道:“哈哈,這怎麼可能啊,白鱔得生活在無汙染的海里,水質必須特別乾淨才行,垃圾海里能有白鱔?不可能!”
這件事敖沐陽後來查閱過,其實那些鰻鱺就是漁業局放入海里的,但人工放養鰻鱺很難存活,它們入海後恰好找到了垃圾海區,就暫時在那裡生活下去,然後被老敖給一窩端了。
即使敖沐陽沒有捕撈它們,它們也活不長久,就像敖大國說的那樣,鰻鱺需要特別澄淨、毫無汙染的生活環境。
看到他們的漁船開進來,孫北龍便乘快艇趕來相會。
他上船後看到了那些竹筒,便說道:“敖兄弟啊,你要採集鰻鱺母體之前,我有個事必須先給你說清楚,放在大環境裡來說,鰻魚苗到現在都不能用人工繁殖來培育,這你知道吧?”
敖大國說道:“你這漁場不就在進行人工繁殖嗎?”
孫北龍面對敖沐陽的時候表現溫和,不代表他面對其他人也是這樣,被敖大國打斷了自己的話,他很不高興,說道:“別插我嘴!”
敖大國笑著搖搖頭離開,嘟囔道:“誰愛插嗎?”
敖沐陽說道:“這個我知道,因為鰻鱺有很特別的生活史,很難在人為環境下來模擬。”
孫北龍點頭說道:“一點沒錯呀,我這個漁場為什麼那麼值錢?就是因為我這裡有一個鰻鱺產卵場,這是天然形成的。”
這點敖沐陽知道,昨天孫北龍得知水下鰻鱺被人放了海蛇來對付,他那麼氣急敗壞就是怕這個產卵場被破壞。
北龍漁場裡的這個鰻鱺產卵場是一棵能散發仙氣的梧桐樹,只要這梧桐樹在,他就能源源不斷引來金鳳凰。
寬鬆點來說,他的漁場實現了鰻鱺苗的人工繁殖,嚴格來說並不是,他等於是找了個鰻鱺產卵海區然後給承包了下來,他做的不是賣鰻鱺的生意,而是賣鰻鱺苗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