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赤潮毒素有麻痺性貝毒、腹瀉性貝毒、神經性貝毒、記憶喪失性貝毒、西加魚毒等,其中麻痺性貝毒是世界範圍內分佈最廣、危害最嚴重的一類毒素。
當魚、貝類處於有毒赤潮區域內,它們攝食這些有毒生物,雖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體內積累。
這樣,帶毒的魚蝦、貝類如果不慎被人或者海豚、海龜食用,很容易引起機體中毒,嚴重時能導致死亡。
果然,他到了海邊細細看去,看到海面上暗暗發紅了。
敖沐陽知道,赤潮的長消過程大致可分為起始、發展、維持和消亡四個階段,起始階段的時候是海域內具有一定數量的赤潮生物,並且此時的水環境各種物理、化學條件基本適宜於某種赤潮生物生長、繁殖的需要。
但是,起始階段的海水是看不出顏色變化的,只要顏色變化出現,那就起碼進入發展階段了。
敖沐陽趕緊給敖大國打電話,讓他帶人出來開船撒網捕撈這些海藻看看情況。
二燈自告奮勇:“村長,我這船好使著呢,我剛修好了。”
“用不著。”老敖很煩他,瑪德,出軌的男人,他作為村長、村裡首富都沒出軌,憑什麼這孫子敢出軌?
敖大國開了他自己那艘船撒下小眼漁網在海面上掃蕩起來,敖沐陽蹲在碼頭上苦苦的思索對策。
導致赤潮發生的是浮游植物,它們大多是單細胞植物,其中甲藻最多,還有矽藻、綠藻、藍藻、金藻等等,這些浮游植物獨自很小,得用顯微鏡才能看清,但連綿在一起後就能捕撈起來了。
漁網在海面上拖了一圈收起來,裡面全是形狀各異的小海藻,用手一捏就散開了。
敖沐陽聞了聞味道,沒有臭味,現在確實是早期。
他給戴宗喜打過電話,把發現赤潮的事說了一遍。
赤潮是漁業的大災難,能破壞生態平衡,因為赤潮生物太小了,它們可以集聚於魚類的鰓部,使魚類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另外,赤潮生物死亡後藻體在分解過程中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魚類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再者就是毒性,這種毒性是可以殘留下來愛的。
聽了他的話,戴宗喜有些納悶:“現在還是三月上旬呢,怎麼會出現赤潮?”
赤潮最多在五月六月發生,另外就是四月和八月,三月確實很少。
敖沐陽無奈的說道:“這得靠你們官方來調研給結果了,我覺得可能是跟過去的那個暖冬有關。”
剛才他在網上搜了搜,導致赤潮形成的原因很多,誘因是海水汙染,海水富營養化是赤潮發生的物質基礎和首要條件,水文氣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變化是赤潮發生的重要原因。
其中,海洋學方面的專家發現,赤潮的發生有個先兆,那就是一週內水溫突然升高大於量二攝氏度。
老敖想過了,今年是暖冬也是暖春,春天升溫很快,這幾天陽光很好,可能海水溫度升得快。
但是,讓他很絕望的是就他們這邊海水最清澈、汙染最輕,可怎麼赤潮就在這裡率先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