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人對金槍魚的愛,那是真愛,簡直是病態的愛,而且是自古有之。
現在因為保鮮手段的高科技化,藍鰭金槍魚等高蛋白珍品金槍魚得以在全扶桑各地流轉,引得全國食客追捧。
在以前冷凍技術和保鮮技術不夠發達的年代,扶桑人更愛的是同為金槍魚屬下的鰹魚,那時候他們看不上金槍魚,特別是如今被他們稱之為海洋聖魚的本金槍魚,也就是敖文昌給敖沐陽找的目標,北太平洋藍鰭金槍魚。
在古代的扶桑,足足有長達一千年左右的時間他們是不食畜肉的。畜肉多呈紅色,也叫紅肉,藍鰭金槍魚的肉是魚肉中少見的紅肉,所以恨屋及烏,它們也不被歡迎。
很長時間內,扶桑的高尚人士對魚類的偏好是淡水魚鯉魚,後來轉為海魚也是以鯛魚為主,也都是崇尚清雅口味。
而金槍魚作為一種紅肉魚,在保鮮技術不夠發達的年代,它們肉質容易腐壞,產生難聞的味道,這讓它們更不招人待見。
另外在江戶初期,金槍魚當時的名字日文讀作“shibi”,這種讀音不太好,在中文裡類似shabi,在日文裡則更狠了,它與“死日”諧音,被東瀛人認為很不吉利。
因此那時候金槍魚屬於下等魚,不僅不能和高貴的鯛魚、牙鮃同日而語,連普通魚類都不如。
直到有漁民發明了把鰹魚曬烤成鰹節的做法,金槍魚屬的魚類才勉強登上大雅之堂,起初金槍魚屬的魚種中,最受歡迎的便是鰹魚,鰹魚製成鰹節,漁民以刨子製成木魚花配飯吃,一度是扶桑歷史上的流行美食。
扶桑人把藍鰭金槍魚吃成瀕臨滅絕物種已經很瘋狂了,可比起以前吃鰹節這有不算什麼,幕府時期有些人家為了能品用鰹節,不惜賣掉妻子換錢!
聽了敖文昌的建議,敖沐陽有所心動。
這個時節有大量金槍魚洄游,扶桑漁船早就下手了,每年的正月裡,扶桑的築地市場都會舉辦全球規模最大、聲勢最駭人的金槍魚拍賣會。
龍頭號第一次出海,必須得求個好兆頭,它被敖沐陽當做遠洋漁船用,如果今次捕撈到金槍魚特別是北太平洋金槍魚,那就等於是打了個漂亮的開門紅。
北太平洋藍鰭金槍魚被扶桑漁民看做是本國物產,要是能從他們手中搶出漁獲,那可比去年從他們區域的公海捕撈秋刀魚更威風。
敖沐陽放了個屁,然後做出決定:“把弟兄們叫進來,問問大傢伙對金槍魚有沒有了解,等大龍頭號掉頭,龍頭號就去捕撈金槍魚!”
敖文昌捏著鼻子道:“好嘞!”
很快,烏壓壓一群人擠進了駕駛艙,大傢伙進來後就開始嘀咕:“什麼味啊?”“誰放屁了?”“怎麼一進來就放屁?”
敖沐陽很是驚喜,問敖文昌道:“臥槽,這麼多人瞭解金槍魚?”
敖文昌笑道:“不是,大傢伙都不瞭解,所以我索性一起給叫了進來,大家共同討論,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敖沐陽豎起大拇指,你怎麼這麼優秀?
有人提出不同意見:“秀才,什麼叫大傢伙都不瞭解?不就是金槍魚嗎?我知道啊,金槍魚又叫黑鮪魚,都讓小鬼子給的快吃滅絕了,咱們要助紂為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