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兩歲零二百多個月,怎麼就不算個孩子了?”
老敖三兩口把包子填到嘴裡,拍拍屁股走人。
距離過年不到一個周了,村裡年味可是越發的濃郁起來。
這時候村裡就有了鞭炮聲,都是孩子們在放的散炮仗,就是一起玩湊個熱鬧聽個響。
敖沐陽換上了一雙新鞋,這是鹿執紫給他買的過年鞋,然後他決定顯擺一下,就去村裡溜達起來。
溜達的時候他看到敖小米帶了幾個小孩在放鞭炮,一幫人找了個小鐵盆,用鐵盆扣著炮仗點燃,每次炮仗響了都把鐵盆鼓起老高,樂得孩子們哈哈直笑。
看到這一幕,老敖就叮囑道:“你們小心點啊,別引發火災。”
敖小米從外套的大兜子裡掏出一本《寒假園地》說道:“這你放心,小陽叔,我帶著傢伙什呢,起火了我幾下子就能給拍滅!”
其他孩子也拿出自己的作業本:“就是,起不了火,都準備好了呢。”
“我們試過了,天氣太冷、潮氣太大,火不是那麼好燒起來的。”
敖沐陽咂咂嘴,他怎麼覺得這幾個孩子的話裡話外挺遺憾的呢?
他一路溜達著去了湖邊,相比夏秋季節,湖水稍淺,湖泊四周出現了一圈泥沼帶,有些人就拿了滑泥板在泥沼上滑動,時不時伸手去泥水裡摸魚摸蝦摸河蚌。
滑泥板就是一種類似雪橇的東西,專門用來在河湖沼澤的淤泥地上行動,算是一種使用了千百年的傳統老漁具,跟敖沐陽之前用過的踏槽很類似。
不過踏槽用在退潮後的海灘使用,屬於簡陋版的小船,有船幫和船艙。滑泥板更簡陋,它就是一塊前頭翹起來的木板,大概有兩米長,三十公分寬,中間有個手柄,這樣人們一條腿跪在上面,一條腿用來蹬地,用一隻手抓住手柄另一隻手來摸魚摸蝦。
許久不見的兩位老教授也在湖邊蹲著,不知道在那裡聊著什麼。
敖沐陽走過去主動打招呼:“李老師、蘇老師,都在這裡呢?聊什麼?沒回去過年?”
蘇鵬輝懶洋洋的說道:“今年留在村裡過年,家裡面沒人嘍,我兒子和兒媳婦要留在瑞士,就我自己一人,回去幹嘛?”
老爺子前些年就沒了老伴,只有一個獨生子,兒子倒是有出息,在瑞士搞金融工作,娶得媳婦也是瑞士人,就等於在那邊給定居了。
李繼指了指蘇鵬輝道:“我準備把我老伴接過來,也要留在村裡過年,好歹得有人陪陪這老哥們。”
蘇鵬輝笑:“什麼陪著我,你們老兩口自己過年有什麼意思?還不是圖熱鬧才留下了?”
敖沐陽問道:“李教授,我那大哥不回來過年?”
李繼悶著頭道:“兒子兒媳都是獨生子女,一邊一年。”
說完他又抱怨了起來:“這獨生子女政策喲,坑人!”
敖沐陽道:“老師,按您這年紀來說,你們那時候沒有獨生子女政策吧?”
李繼搖搖頭道:“這政策從78年就寫入憲法了,怎麼沒有?而且我們還是知識分子,那時候知識分子更是要響應國家政策,要不然不給你提職稱……”
“噓,妄議朝政是要殺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