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秋沙鴨,中華國鴨,有鳥中大熊貓之稱,與華南虎、滇金絲猴、大熊貓齊名,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
另外它還有個稱呼是鳥中活化石,是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活化石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
英國人於1864年在我國採到一個雄性幼鴨標本,然後將其定名為“中華秋沙鴨”,這種鳥類一般主要在中國東北以及西伯利亞等地方繁殖,冬季一般到長江以南越冬。
可是從改革開放以後,南方經濟發展迅速,汙染也嚴重,排汙、過度取水、挖沙等行動影響了秋沙鴨的棲息,讓它們本來就無跡可尋的越冬棲息地選擇問題變得更不可琢磨。
這些訊息都是朱經典和馬毅告訴敖沐陽的,他們還告訴老敖,現在秋沙鴨甚至會留在北方越冬了,它們本來是候鳥,卻被人類逼成了留鳥。
“這還不是好事嗎?它們侷限了棲息範圍,你們不就可以設立保護區了嗎?”敖沐陽問道。
馬毅抽了口煙嘆道:“哪是什麼好事啊,唉,冬天北方多冷啊,秋沙鴨要是留下是會被凍死的!本來這鴨子數量就少了,要是再凍死一些,那損失可就嚴重了!”
他們所在的中國觀鳥組織每年都會進行聯合行動,以尋找中華秋沙鴨的身影,足跡橫跨大半個中國,涉及長江、黃河、淮河、珠江等十大水系。
因為中華秋沙鴨以潛水捕魚為生,對棲息地的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必須要清澈且食物足夠豐富的河流和水庫,而符合這樣條件的淡水環境已不多了。
更稀缺的是,中華秋沙鴨喜歡在樹上築巢,樹洞距離地面一般超過10米,這就要求它們氣息的河湖邊還得有大樹最好是樹林。
聽這些訊息的時候,敖沐陽抬頭看了看龍涎湖。
冬日的湖泊格外清冷也格外清澈,湖水如厚厚的玻璃,不染塵埃。
這個季節湖裡浮游生物活性差,魚蝦蟹們的活性更差,這導致了湖水的澄淨非凡。
而在湖岸邊上長著一圈大樹,這些樹還得到了特殊保護,因為夏季的時候樹枝是天然遮陰棚,每一片樹蔭都可以招待遊客。
來到龍涎湖的秋沙鴨並不多,根據統計是二十五隻,這算是一個小族群了,它們喜歡群居。
敖沐陽很欽佩朱經典一行人,這些人為了保護鳥類可是耗費了大力氣,也是吃了大苦頭,一個個面板曬的黝黑粗糙,跟他們吃海上飯的老漁夫差不多。
一是出於敬佩,二是想要更多的瞭解秋沙鴨,第三是安撫一行人的情緒,畢竟今天可是把他們嚇了個夠嗆,所以晚上敖沐陽就請觀鳥組織的小隊吃飯。
之前撈的饅頭蟹已經喂肥了,老敖就蒸了一鍋,還有大個的鷹爪蝦,這個簡單用開水一焯就能吃,鮮味十足。
雞鴨魚肉紛紛上桌,敖沐東去提了酒過來,一桌盛宴擺出來了。
敖沐陽看了看酒菜,說道:“那啥,你們等著,我去康哥那邊弄個燻兔子之類的,今天他剛弄了一鍋燻貨。”
他去敖沐康家裡,剛進門就看到爺倆又幹起來了。
敖沐康手持掃把追著敖小俊,敖小俊上蹦下跳,那躲避功夫跟拳王梅威瑟似的,他老子愣是打不到他。
敖沐陽就笑著問道:“這又怎麼了,康哥?是不是小俊期末考試沒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