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沐陽笑道:“對呀,吃蜆子就是吃它那口鮮味,晚上我給你用鐵盤烤一個,也很好吃。”
蒙氏兄弟努力扒拉著他的腿爬到胸口,探頭探腦看向盆子。
敖沐陽遞給它們一個蜆子殼,兩個小狼嘎嘣嘎嘣咀嚼碎了,就跟吃薯條似的。
鹿執紫大驚,趕緊給它們從嘴裡往外扒拉:“不能吃,這個吃下去腸子得劃拉破了!”
狼崽們還以為自己嘴裡的是什麼好東西,努力閉著嘴斜睨著鹿執紫,擺明態度不往外吐了。
鹿執紫氣急,揮手在它們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怎麼沒點眼力勁?誰對你們好看不到?”
敖沐陽哈哈大笑,這讓鹿執紫更怒:“笑什麼笑?這是好玩的嗎?小狗崽、小狼崽連雞骨頭都不能吃,很容易劃傷腸道。”
“有這麼嚴重嗎?”敖沐陽改成訕笑,“將軍小時候就吃過蛤蜊殼子,也沒什麼事呀。”
鹿執紫道:“能一樣嗎?將軍吃刀子都沒問題。”
要讓兩個小東西張開嘴很簡單,敖沐陽把有福叫過來給了它一個蜆子殼,有福給了他個白眼:糊弄狐狸呢?
它一爪子將蜆子殼給踢飛了,一群小母雞倒是對這東西充滿興趣,頓時飛奔過去搶著啄了起來。
看到教父不吃蜆子殼,蒙氏兄弟總算明白自己被忽悠了,趕緊張開嘴往外吐。
這時候敖文昌敲門進來,拿了幾張列印紙給敖沐陽看:“龍頭,這是我和大國叔做的海灘輪耕計劃表,你看看行不行?”
表單一板一眼,它把龍頭村外的沙灘分為了ABC三個區,A區是綠海龜保護區,B區是度假村區域,C區則是輪耕區。
C區又再度進行了規劃,大概分成了四個區,間隔開放,分類放養貝類、小蟹小蝦,製造不同的噱頭來吸引遊客的興趣。
敖沐陽看過後點頭:“很好,就按照這個去做。”
晚上他上網想看看有什麼適合海灘養殖的海水產品種,結果他在瀏覽新聞的時候看到了一條訊息,說中國水產研究院的長江水產培育所完成了魤魚的人工馴養。
這讓他納悶起來,魤魚他聽說過,這算是一個傳奇物種了,它在淡水魚的歷史中身份撲朔迷離,從科學角度來說無處查詢它的來路,只知道它是長江深水處的一種魚類,長相兇狠,口有尖牙。
魤魚出產於長江,眾所周知長江三鮮是河豚、鰣魚和刀魚,但在亙古以來,長江魤魚更是珍貴,因為它只生活在深水區,需要等待它偶爾游到淺水區時漁民才有機會捕捉到。
據說美食大佬蘇東坡偶然得到過一條魤魚,朋友做湯與他喝,他讚不絕口,詩興大發,寫下一首《戲作魚一絕》的詩句,以此來說明魤魚的非凡美味。
敖沐陽順手查了查魤魚,結果當頭就是這首詩:“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寄予天公與河伯,何妨乞與水精靈。”
關於魤魚,網上多的也是傳聞,具體這種魚什麼情況,資料介紹迥異。
從這點能看出魤魚身上的傳奇色彩,難怪有人說這魚就是古人杜撰出來的一種魚,因為關於它的具體訊息太少了。
不過,不管是不是杜撰,有跡可循的資料中在提到魤魚的時候首先會介紹它的美味和大個頭,它是淡水魚中少見能長出大塊頭又味道鮮美的魚類,每次出現都極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