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跟著應承:“對嘛,這事就聽村長的,再說這福利也是小陽當了村長才有的,以前哪有?”
“行了銘子,你可別得了便宜還賣乖,要是村長不念同族情誼,等你們出海下網後再把你抓到,你們那可得坐牢了。”
公佈懲罰措施之後,敖沐陽便率先回家,村子裡平靜太久了,他正好藉著這件事敲打一下村裡人。
敖千勇一家的事提醒了他,封海之後各村還是有小規模偷魚事件,這種事很難查,他們有的是搖櫓駕舢板出海捕魚,撒兩網就回來,化整為零,防不勝防。
第二天敖沐陽將情況上報給了戴宗喜,戴宗喜放權給他,說道:“小敖,我成立這個民間的執法隊,目的就是為了防備咱們老百姓私底下搞這些事,你看著處理吧,把隊員們都叫起來開個會,需要組織上支援你你就說,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敖文昌給他出了個主意,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開啟舉報獎勵制度,設立一個專線,讓漁民們互相監督,發現有偷捕漁獲的情況打專線報告,只要執法隊核實情況,可以在私底下給予獎金,從兩千塊到兩萬塊,分檔進行獎勵。
敖沐陽將執法隊的成員召集在一起開了個會,將舉報獎勵制度傳遞了下去。
其實封海之後偷捕的事情並不多發,多數漁民都是老實巴交的老百姓,漁政船天天在海上漂,這已經震懾住他們了。
在敖沐陽專注執法隊的時候,不知道是誰發起的,龍涎湖興起了放生祈福活動,遊客們買了一些魚蝦蟹往水裡放生。
龍頭村和周圍幾個村的漁民看到有利可圖,就去市場買了魚苗,或者在周圍河流池塘裡捕撈魚蝦蟹苗,送來龍涎湖周邊賣給遊客。
連續幾天,龍涎湖四周煙霧飄渺,遊客們放生的時候還會順便上香,有些人帶來了跟兒童手腕一般粗的貢香,這玩意兒點燃之後好像火把,搞的湖面上整日煙霧縈繞。
不過這是個噱頭,出發點是好的,敖沐陽便沒有多管。
發酵幾日之後,這個放生祈福活動越搞越大,不少縣城乃至紅洋的老頭老太太們也趕來了,有的在湖邊買魚,有的來的時候帶著魚,到了湖邊就放生。
逐漸的放生地不僅侷限於龍涎湖,也有人去海里放生,正好海洋與漁業局每年都會往海里大量投放一些品種的魚苗,看到龍頭村周邊搞起了放生活動,漁業局就把魚苗送了過來,讓老百姓們來放生,同時進行海洋保護知識宣傳。
這樣敖沐陽就把注意力從海上巡邏轉移到了陸地巡邏,來村裡的人多了,得注意維持秩序。
此外他還得指導遊客們放生,隨著放生活動越搞越大,遊客們也不僅僅放生魚蝦蟹,什麼東西都來了,有放生烏龜的,有放生金魚的,還有奇葩的竟然放生海蛇!
七月下旬,敖沐陽正在海邊溜達,聽見有人在感慨:“小烏龜呀小烏龜,你去大海母親的懷抱吧,回家吧,別回來了,快回家吧!”
他扭頭一看,看到一對夫婦將一個足有籃球橫截面那麼大小的一個大水龜放在沙灘邊緣,等到海浪湧來,他們就把水龜往海里推。
水龜入水之後立馬蹣跚腳步回頭爬,一個勁往婦女腳下爬,夫婦兩人幾次將它放入海浪中,結果水龜幾次又爬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