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氣轉暖,春季的氣息開始濃重起來,遊客也多了起來。
山路沒有修好,遊客們依然是走海路而來,但相比去年同期人數已經多了不少,可想而知一旦山路開通,遊客數量會爆炸成什麼樣。
在這個時候,敖沐陽早早就動員全村,必須保證漁村的傳統味道,家家戶戶都有責任來保護環境。
他購買的垃圾船現在一週就要去市裡一趟,每個月光是垃圾處理費就得有二十多萬,這方面他是下了大力氣!
鎮子裡對龍頭村發展旅遊業也很支援,因為這能帶動周圍經濟,龍頭村本村村民大多搞漁家樂,可村子要維持環境和治安需要員工,這些員工就得從附近村子招人了。
龍涎湖是另一個重點維護的景點,除了連年乾旱導致湖水水位下降,其他諸如環境和水質跟他剛回來時候差不多。
甚至因為他嚴禁人們捕捉水鳥,龍涎湖一帶的水禽數量更多了,他來到湖邊,看到一群色彩斑斕的小鳥飛了起來。
這種鳥他沒見過,像是翠鳥。
湖邊有很多竹筏,敖沐陽上了一個竹筏撐著竹篙在湖面上移動,將軍在後面用爪子推著竹筏幫忙,跟個小發動機似的。
湖面上另有一張老竹筏在飄蕩,一名光著上身的老漢在美滋滋的抽菸。
老漢身上面板黝黑而粗糙,胸膛乾瘦沒有一絲贅肉,只有柴木般的肌肉,這肌肉不美觀,可卻是海上風浪千錘萬鑿而成,有了它才是浪裡白條。
看到敖沐陽後,老漢將煙掐滅,小心的將菸蒂放進筏子上的垃圾袋中。
這也是敖沐陽的規定,不準往湖裡扔垃圾。
“村長,你過來啦。”敖志水笑著問道。
一邊說話,他一邊伸手在筏子上摸出個河蚌扔了過去,河蚌落下,正好落在敖沐陽面前。
這河蚌有少年巴掌大小,敖沐陽拿起來一看,道:“嗬,長得夠快啊。”
敖志水道:“這是湖裡的老河蚌,長了得有十來年了,我覺得它這個個頭,長得不算快啊。”
敖沐陽一怔,道:“我以為這是去年放入湖裡的那批蚌苗。水爺,你可是夠調皮,我下去看看蚌苗長得怎麼樣了。”
當初為了防止有人來偷偷的捕撈養殖的河蚌,敖沐陽將它們分散在了菱角下面,他種植菱角,就是為了用菱角來隱藏河蚌。
所以,要尋找河蚌也簡單,找到菱角水田跳下去就行。
敖志水撐著竹筏靠了過來,又遞給他一個河蚌,比剛才那個個頭小不少,長短也就一半而已。
敖沐陽道:“這就是去年的河蚌?那長得也夠快。”
“確實夠快,你看裡面就知道,那更快了。”老爺子笑眯眯的說道。
敖沐陽掰開河蚌貝殼,裡面有四五顆已經成了規模的珍珠,色澤粉白,形狀圓潤;再開啟那大蚌,裡面也有珍珠,卻長得歪歪斜斜,相比之下一個珠光寶氣,一個歪瓜裂棗。
比較之後,他嘆了口氣:“難怪現在河珠這麼便宜,原來人工干預下,珍珠長得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