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隊並沒有因為禁海期結束而解散,這支隊伍被拉起來後是有責任在身的,依然要接受漁業局的領導,配合漁業部門和海警部門開展工作。
這也是大家當初都在搶領導權的原因,如果權力只能維持一兩個月,那有什麼必要大家不惜撕破臉皮去爭搶?
禁海期結束後,執法隊依然要去海上配合執法,不過頻率低了,強度也低了,主要是去查違法漁具、違法出海漁船之類的工作。
打個比方,這個隊伍其實有點像是民國時代的民間保安隊,不過他們負責的是海洋資源。
隊伍拉起來時間短,而且沒有實際利益,所以各村小分隊都沒什麼興致,敖沐陽知道自己在隊伍裡威嚴不足,所以扯虎皮做大旗,直接放出風聲:
晚上組織執法隊出海,哪個分隊的人現在過來幫忙,晚上就不用出海了,否則等著被調去海上吧。
剛剛結束了大暴雨,還指不定後面有沒有陣雨,這時候漁民們出海打漁都不樂意,誰還樂意去海上配合開展公務?
這樣,敖沐陽的命令以威脅開路,迅速聚集了一些人。
碼頭市場的海鮮攤位基本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市裡為了開展扶貧工作免費租賃給各村的,另一類則是海鮮販子。
雙方積怨已久,海鮮販子嫉妒村子攤位不需要繳納高額的管理費就能在這裡擺攤做生意,他們多是城裡人,便總以鄉巴佬來侮辱村裡人進行洩憤。
村裡人平時笑嘻嘻的沒什麼,如今這會有人出頭,自然就跟了上去,正所謂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威脅加上引導,半個市場攤位上都有人站起來。
市場的攤位屬於村集體所有,故而各村都會有村幹部或者村長村支書的親人來帶隊管轄,聽到敖沐陽的威脅,他們不得不上船,哪怕不情願。
畢竟真要出海,各小隊都要隊長帶隊,而隊長多是村支書,他們要是不站起來,得罪的不是敖沐陽,而是自家村支書。
烏拉拉幾百號人起身看過來,鬧事的老闆們頓時嚇一跳,不少本來陰沉著臉要過來幫忙的老闆,見此迅速轉身,灰溜溜的回到自己攤位坐下了。
事情鬧大了!
敖沐陽並不希望事情鬧的太大,他不想讓市場抓到自己的尾巴,畢竟他得回村裡攤位的方式過於激進,得罪了市場管理人員。
嚇住對手之後,他脫掉上衣走了出來,用手指點著身邊的老闆厲聲道:“比人多,我不怕,要開打,我也不怕!而且我跟你們說,要打用不著他們出手,我一個人把你們全部弄進醫院!”
聽了這話,老闆們想要開口嘲笑他,結果張了張嘴卻沒人敢說話。
鍾蒼上前一步沉聲道:“龍頭,不用你動手,我來!一群烏合之眾!”
就像龍旺莊那光頭漢子說的那樣,這種規模的群架根本打不起來,否則影響太惡劣了,估計會驚動市領導,導致全體被處理。
老闆們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氣得夠嗆,可又很無奈。
市場的喧囂終於驚動了管理人員,一個沉著臉的領導帶著手下匆匆走來,市場保安跟在後面,三五成群。
敖沐陽打眼一看微微一笑,道:“哈,郭主任,好久不見。”
看到他之後,郭主任差點氣的罵人:“你媽——你們在這裡幹什麼?還有敖村長,你在這裡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