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敖沐陽招手:“行了,先別忙活了,上來休息休息,千萊叔島上有茶水沒有?給大家弄個涼茶。”
“沒有茶水,有西瓜。”
“那就切西瓜給大夥吃。”
幾個漁民脫掉衣服耷拉在肩膀上走上島來,他們第一次來到磚頭島,對敖沐陽承包的這個漁場很是好奇,就繞著小島轉悠起來。
磚頭島說小也不小,步行繞島一圈得大半個小時。
島上沒有多少樹木綠植,也沒有特意收拾過,所以沒什麼可看的,不過出於新奇感,敖明濤一行還是轉悠了好一會。
天氣熱,眾人逐漸返程,回來後二燈一臉羨慕的說道:“村長你真是發財了,不過你膽子太大了,那麼大一塊龍涎香你就放在外面?”
聽了他的前半句話敖沐陽正要自謙,結果聽了後半句話他愣了:“什麼?龍涎香?你在哪裡看到的?”
二燈指著身後一塊突起的礁石道:“你在那裡曬的那東西不是龍涎香?我看著像啊!”
敖沐陽甚至不知道那礁石上曬了什麼東西!
不過龍涎香是什麼他卻很清楚,這是一種特別珍貴的香料。
他手上戴的白楠串也是特別珍貴的香料,號稱香王,龍涎香的珍貴程度不差於奇楠,而且無獨有偶,奇楠之中最珍貴者為白奇楠,龍涎香之中最珍貴者則是白龍涎香。
自古以來龍涎香就作為高階的香料使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它都是各國王室和貴族專用香料,歐洲皇室將龍涎香磨成極細的粉末溶解在酒精中,配成龍涎香溶液做香水,中國皇室則喜歡燃燒乾燥龍涎香。
看著二燈指示的方向,敖沐陽正要說這是不是敖千萊夫婦曬的東西,然後他忽然想到了龍涎香的來歷,忽然明白了二燈說的是什麼!
龍涎香啊!
古代人說龍涎香是龍吐出的口水凝固所化,所以有了這名字,但現代研究發現它們其實是抹香鯨的分泌物。
抹香鯨喜歡吃魷魚章魚這些軟體動物,可魷魚、章魚有堅硬的喙骨,抹香鯨無法將之消化,它們會在腸道內與分泌物結成固體,這就是龍涎香的初始狀態。
但這時候的東西還算不上龍涎香,它們需要被抹香鯨吐出,在海洋中經過多年風吹日曬、水泡石磨,最終才成為龍涎香。
可以說,龍涎香的成型具有偶然性,它們也是飽經磨難才能面世,經歷極具傳奇色彩,當然,正是如此才讓它變得珍貴而稀缺。
想到龍涎香的資料,敖沐陽進一步回憶,根據資料介紹,剛吐出的龍涎香黑而軟,氣味難聞。
這點很符合抹香鯨當日吐出那一團東西的特徵,當時敖沐陽看到後沒有多想,他還以為是什麼髒東西,結果那是剛吐出的龍涎香!
還好,錯打錯中,他那會不知道抹香鯨吐出了什麼,怕有抹香鯨自己的味道會吸引它留在漁場周邊海域,特意將之帶上了岸。
帶上岸後他誰也沒說,就當垃圾隨手扔在了一塊礁石上,具體位置他忘記了,但貌似就是二燈所指示的方向。
心裡思考著,他快步走向那礁石,然後一塊足有磨盤大小的灰黑色凝固物出現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