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乾以後,宋秋敏就去炒了起來,紅薯片可以炒成鹹的,那就是用鹽來炒,也可以吃甜的,那就是用乾淨的海沙來炒,保留了紅薯本身的甜味。
炒熟之後,敖沐陽拿了一片在嘴裡,這是民間版的薯片,嘎嘣響,味道甘甜。
炒完最後一紅薯糕,宋秋敏用紙殼箱裝了讓敖沐陽搬回去,她還買了小紙盒分裝,讓他明天去給一些關係不錯的人家分一分。
分紅薯糕也是當地一個傳統,就是分糖,不過以前條件不行,人們家裡買不起糖塊,就用同樣甘甜的紅薯糕來代替。
到了現在,這成了一個傳統。
除了紅薯糕還有凍米糖,這個宋秋敏也給敖沐陽準備了。
和紅薯糕不同,凍米糖可得提前做了,這東西用糯米做成,把糯米洗乾淨以後,放進大鐵鍋裡使勁蒸,等到晾乾開始炒,熟糯米會膨化,最後澆上一點糖汁,晚上凍起來後就是炒凍米。
很快,臘月三十,除夕到了。
前灘鎮周邊地區,一般都是除夕當天貼春聯、掛吊錢。
上午天氣暖和,漁民們來到碼頭給漁船貼春聯、貼“福”字。
敖沐陽不用動手,敖大國幫他搞定。
他準備了好些船用喜聯,先掛在船頭貼了個得有兩米高的大福字,然後在駕駛艙門貼了個‘一帆風順’,在船尾貼了一個‘滿載而歸’。
船上貼喜聯有講究,比如船頭貼的“福”字,不能像岸上人家那樣可以倒貼,倒貼有“翻轉”的意思,這可是船家大忌。
大龍頭號是大船,要貼喜聯的地方多,還要在船員艙門貼門神,船頭要豎起彩旗、掛上燈籠,把漁船裝點一新。
忙活一通,敖大國終於忙完了。
檢查過沒有問題,他拍了拍船頭感嘆道:“夥計,過年好啊,我先給你拜年,你明年好好幹,咱們發財,一起發財!”
敖沐陽給鍾蒼打了個電話,問道:“蒼哥,嫂子那邊怎麼樣了?”
鍾蒼笑著說道:“好了,出院了,今天出院,不用在醫院過年。”
敖沐陽道:“你們準備去那裡過年呀?”
鍾蒼道:“我有朋友在紅洋租了個房子,我想過去一起過個年。”
敖沐陽說道:“你朋友自己一個人嗎?”
鍾蒼沉默了一下,說道:“不是,有家庭。”
敖沐陽笑道:“那還是別去打擾人家一家團圓了,你來我這裡吧,我這邊房間多,環境也好,咱們一起過年。”
鍾蒼毫不猶豫的說道:“行,龍頭,你讓怎麼弄我就怎麼弄。”
執行力一如既往的強大。
敖沐陽開了賓士去接他們夫妻,王霞剛動完手術不太敢動彈,鍾蒼小心翼翼扶著她上車,好像抱著國寶瓷器。
上了車,他親自開車,長長的山路愣是開的平平穩穩,跟來時敖沐陽開車的感覺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