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馮牧龍,鹿執紫可以直接擺出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姿態,面對鄧太行她就不是這樣,改成了有禮有節的接觸,但僅限於禮節,沒有進一步發展。
鄧太行倒是有耐心,在漁村裡住了下來,每天去跟鹿執紫打個招呼,給她送點小禮物,然後就搞自己的活動,村裡有活動他也會參與,而且出錢出力,贏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正月十五,元宵節。
這是過年之後第一個大型傳統節日,對於重視風俗的漁村來說,正月十五更是緊要,除了看花燈、放花炮這些既有風俗,當地還有放船燈的活動。
差不多從正月十三開始,在元宵節的前兩三天,家家戶戶開始扎船燈,就是一座小竹船或者一艘紙船,上面點個蠟燭做燈,然安徽放到海里去。
敖沐陽自己用木板、牛皮紙紮了個小船,他見過福船之後,去網上找了福船的製作方法,和鹿執紫一起共同製作了這個船燈。
負責擔燈的小船有半米長,整體是泡沫板和木板,用玻璃膠和密封膠來固定,又輕盈又堅固。
船的桅杆上掛著用牛皮紙糊的風帆,鹿執紫展示了她的毛筆字,上面用硃砂寫著一行詩:燈火闌珊處。
到了元宵節晚上,漁村裡熱鬧了起來。
孩子們放起了煙花,鞭炮聲中,夜空變得奼紫嫣紅起來。
遠處紅洋市區的廣場上,一年一度的煙花會開始了,半個夜空變的五顏六色,好像星空綻放花朵。
漁民們以家庭為單位,帶著船燈去海邊。
這個放船燈的活動是一系列的,首先祭拜海神娘娘,向海神娘娘許願、祈禱,然後漁民們的家屬帶上餃子,等漁民們許願之後,要吃“上船餃子”,預示一年一帆風順。
敖沐陽沒有家屬,他本來想找敖小牛給自己送餃子,鹿執紫得知後將飯盒拿走,道:“我幫你送就是了。”
聽她落落大方的說出這話,敖沐陽心裡頓時甜滋滋起來,道:“那你多裝點,我今晚估計胃口不錯。”
兩人正帶著船燈往村口走,鄧太行從旁邊走來笑著招手:“阿紫,你去放船燈嗎?”
鹿執紫臉上的笑容頓時變得客氣起來,道:“是呀,你看,我和沐陽兄一起做的船燈,怎麼樣?”
“不錯,真是心靈手巧。”鄧太行微微一笑,然後看向敖沐陽道,“敖先生,請問您能迴避一下嗎?給我和阿紫留下點私密空間。”
敖沐陽搖頭道:“不能。”
鄧太行差點被他這句乾脆利索的話給噎住。
他咳嗽一聲,很耐心的說道:“是這樣的敖先生,我跟阿紫有點私密話要說,您在這裡可能不太合適。”
敖沐陽堵住耳朵道:“我什麼也聽不到了。”
鄧太行覺得自己脾氣很好,可他此時有打人的衝動。
他深吸了口氣,將目光凝聚到了鹿執紫身上,深情款款的說道:“阿紫,我可能馬上要離開這裡了,有些事我需要回去處理……”
鹿執紫很體貼的說道:“嗯,我知道你很忙,祝你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