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沐陽笑道:“我還年輕著呢,先忙事業,來來來,坐下一起喝茶。”
看到又有人來,敖大國一行便先行離開,敖沐陽送他們出門,然後敖千文等人又來了。
按理說這些人輩分比他高,應該他主動上門去拜年,結果這些長輩來了,讓敖沐陽很不好意思。
敖千文等人也不好意思,他們來拜年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刷存在感,為了獲取敖沐陽的好感。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話一點沒錯。
為了掩蓋面子問題,他們都讓孩子走在前面,理論上是帶著孩子來給敖沐陽拜年,這樣面子上就好看了。
相比之下,村長敖沐志的家門口就冷清很多。
敖沐志在城裡上班的兒子敖千喜很納悶,道:“爸啊,今年怎麼來給咱拜年的這麼少?這不對勁,我出去看看。”
“一起出去看。”敖沐志說道。
他陰沉著臉出門,看到不少人都往敖沐陽家方向走,頓時明白了怎麼回事,氣的直接踹了門口一腳:“都它孃的白眼狼——哎喲,疼死我了!”
他家是老式木門,門檻上有鐵釘,釘子外露,結果他沒有看清,一腳踢上去扎破了鞋子。
聽到他大呼小叫,門口經過的村民說道:“村長,過年好呀,你這是怎麼了?”
敖千喜沒好氣的說道:“好個屁,沒看到我爸的腳給釘子扎出血來了?”
敖沐志怒道:“別亂說,什麼出血?這叫出喜,出門見喜!”
村裡人撇撇嘴,直接扭頭走人,什麼臭脾氣,大過年的甩臉子給誰看呢?我去敖沐陽家拜年,聽說敖沐陽家裡有好煙好茶。
給敖沐陽拜年的人絡繹不絕,孩子更多。
他不差錢,家裡正好有紅包,就準備了一些紅包,來一個孩子給一份。
這樣孩子們得知之後,不管有沒有親戚關係,都跑去給他拜年:
“陽叔過年好,祝您身體健康,新年發大財。”
“哥過年好,我給你來拜年了,祝哥今年出海一帆風順,感情一帆風順,事業一帆風順!”
“新年快樂,叔,我帶我弟弟給你一起來拜年。”
敖沐陽笑著給孩子們分紅包,拿到紅包,小孩們一個個樂得把嘴咧的老大。
他另外還得準備紅包,這是給鯉魚燈隊準備的。
有些地方過年舞龍舞獅,紅洋的傳統是舞鯉魚燈,燈隊大清早摸著黑出門,走街串戶,挨個村去耍燈賣燈。
鯉魚在各地文化中都有吉祥的含義,比如鯉魚躍龍門、臥冰求鯉等等,所以購買鯉魚燈就有了祈福的含義。
另外,舞鯉魚燈隊的成員往往是各村的五保戶人家,他們平時沒什麼收入,過年前就扎鯉魚燈,然後正月裡挨家挨戶去兜售,賺的錢是以後生活的錢。
所以大多數人家在這時候都不會吝嗇,畢竟鯉魚燈價格不貴,一個燈也就十塊錢,掛在門口還能亮堂好些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