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沐陽帶駕駛員和機輪工上了岸,他在敖沐風的農家樂給他們開了個房間,晚上請他們一起吃飯,以表謝意。
他買了新船的訊息跟旋風似的在村裡颳了一遍,很快,全村人都知道他買了一艘四十米長的大漁船。
對漁民來說,這比在城裡買房什麼的還要威風的多,此後一直到晚上,到敖沐陽家裡詢問的人絡繹不絕。
最吃驚的當屬敖志義,他出海歸來沒有他的船位了,於是他就對著這艘新船發脾氣,要讓村裡人去通知這船的主人挪開。
他以為這是外地的漁船暫時停靠在村裡的碼頭上。
然後,有人告訴他這船是敖沐陽新買的,他連問了三遍,最後待在船上看著這艘新船發怔,好像變成了一尊雕像。
有了船不代表就能出海,這麼大的漁船可不是三兩個人能玩得轉,要有船長、大副、二副、輪機長等人員配置。
另外,漁船要出海還得掛靠到漁業公司或者船業公司,這方面倒是簡單,藍色船工可以提供掛靠業務。
買了船回來,敖沐陽忙碌起來,他還得給漁船註冊各種資訊,比如註冊船號、船名等等。
船名他早有準備,作為龍頭村的村民,村裡漁船最合適的船名就是龍頭號,但這船名已經被敖志義用了。
於是,敖沐陽加了個字,將船名定為:大龍頭號……
據說得知他這個船名後,敖志義摔碎了手裡的茶壺,然後又用強力膠給粘了起來。
從十一月上旬忙活到中旬,敖沐陽總算將大龍頭號的手續辦完了,這樣他正式可以出海了。
可是好事多磨,十一月中旬開始天氣陰沉,天氣預報說一場入秋的第一場大雨來了,很大機率是一場暴雨。
這樣,敖沐陽自然不敢出海,雖然他的船很大,可噸位並不算大,在海上遇到風暴依然很是危險。
不過沒事,大暴雨來了不能出海,他可以幹別的事來尋求收穫。
村裡有老人擅長編竹簍,敖沐陽看了天氣預報後去了村後一間老房子裡。
這老房子的主人叫敖志滿,三個兒女中兩個特別不孝順,唯一孝順的小兒子夫妻卻在海里出了事,剩下他只和一個孫子相依為命。
敖沐陽走到村後,看到一個跟敖小牛差不多年紀的少年在門口打磨什麼,就問道:“敖金福,福仔,你爺爺在家嗎?”
少年抬頭看了看他,收起手裡的打磨工具就跑回了老院子裡去。
敖沐陽只好敲門,敖志滿的房子和村裡其他家庭的房屋不同,他的房子圍著院子蓋了一圈,建起了一圈的廂房,院子很小,空間逼仄、光線很差。
聽到敲門聲,一個駝著背的老頭握著塊黃色石頭走出來看了看,敖沐陽說道:“四爺爺,我是陽子,你現在還編葫蘆魚簍嗎?”
老人笑著招手道:“陽子呀,進來。你問什麼?葫蘆魚簍?編,傢伙什都在,說編就能編。”
敖沐陽點頭:“那成,現在什麼價格?幫我編上兩組,下暴雨的時候我去湖邊弄點秋魚上來。”
老人擺手道:“要什麼價格?你幫我老頭子修房子不也沒要錢?”
敖沐陽道:“這可不一樣,四爺爺你說好了,好歹給你個本錢和力氣錢。”
老頭很倔強:“不行,你幫我修屋子沒要錢,我編幾個簍子要什麼錢?明天我叫福娃給你送過去。”
敖沐陽好說歹說,老人不同意,他只好先行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