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他吃驚的是,出現的最大一個珍珠貝,足足有臉盆大小,這超出了他的認知,他所知道的珍珠貝的個頭極限不過才有足球橫截面大小而已!
它們在海里飄蕩了一會,然後又先後返回了海泥中。
敖沐陽吞了口口水,遊動著抓走了一個比他手掌略大一圈的珍珠貝,他要驗證自己的猜測,看看珍珠是不是它們所出產。
浮出水面,他上了海釣艇,先把吞噬鰻放入冰艙裡儲存,然後他開始開啟這個珍珠貝。
他用手摳了一會,兩扇貝殼紋絲不動,這讓他笑了起來:“小東西夾得還挺緊呀,我不信給你整不開!”
用手打不開,他上了鉗子和錐子,連鑿帶拉,終於將這珍珠貝給開啟了。
野生的海水珍珠貝就是結實,貝殼很厚實,用鉗子敲一敲,好像敲花崗岩一樣!
開啟的貝殼裡面是乳白色的貝肉,裡面分佈著一些珍珠,有的圓滾滾有的扁平還有的略微帶稜角,這一個貝殼裡密密麻麻都是珍珠!
想來也是,珍珠本質上就是進入貝殼中的雜質,貝類們分泌珍珠質將它包裹起來然後形成了珍珠。
這裡的珍珠貝生活在海泥中,體內進入砂石雜質的機率更高,數量更多。
坐在船頭,敖沐陽雙眼放光:他發現了一座極佳的珍珠貝生存地,它所蘊藏的價值,恐怕得以千萬元為單位。
海溝黃魚群、紅礁石蟹群和多寶魚群,還有這個珍珠貝族群,他看向茫茫海洋,看到的不是一座荒涼海域,而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海洋牧場!
興致高昂的回了家,他剛上岸接到了一個簡訊,資訊是陸虎給他發來的,陸虎幫他找了一位珠寶商來出售珍珠。
敖沐陽打過電話去,珠寶商名叫朱自鼐,諧音有點意思,就是‘豬自奶’,看到這名字的時候,他不懷好意的笑了好一會。
私底下可以笑一笑,到了電話裡他就得嚴肅起來:“朱老闆您好,我叫敖沐陽,陸虎先生介紹您是一名珠寶商是嗎?”
朱自鼐笑道:“小敖呀,你好你好,虎哥把你的事給我說了,你看你什麼時候有空來紅洋一趟,我看看你的珍珠,然後給定個價。”
這沒說的,敖沐陽第二天就去了紅洋,順便採購一些生活用品。
他手裡的珍珠一共有二百六十五顆,本來只有二百二十來顆,但昨天撈上來的珍珠貝又貢獻了一批。
這些珍珠當中品相上佳的有一多半,足足一百五十顆,剩下的形狀不規則,可色彩也不錯。
朱自鼐經營著一家珠寶店,他找了兩名珍珠師傅給研究了一下,然後按照品相規格給進行了分級,大體是ABCD多個級別。
珍珠分級很嚴格,要從直徑、形狀、光澤度、光潔度、珠層厚度一一進行鑑定,然後綜合打一個分。
其中A1是最有價值的珍珠,敖沐陽手裡只有兩顆達到這個分類標準,一顆就可以賣兩萬塊。
然後是A2、B1、B2等等品級,價值依次下降。
最終,那一百五十枚品相上佳的珍珠價值是二十五萬,平均下來一顆珍珠有一千多塊。
剩下的品相不佳的珍珠,合起來賣了一萬塊,這些珍珠要麼做特種珍珠用,要麼要研磨成粉做化妝品,價值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