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了孩子們去學校,敖沐陽回去處理這些清水魚,準備做鐵鍋烘雜魚這道菜。
這道菜很常見,是一道漁民家常菜,傳承已久,以前就是用個小鐵鍋在裡面亂燉雜魚,是窮人家的菜。
但在敖沐陽手裡,這道菜自然就沒那麼簡單了,他可是用來做硬菜的呢。
既然是硬菜,做起來自然不簡單。
這活需要耐心,他坐在門口用一把小刀切開小魚肚子,手指擠壓去掉內臟,然後放到水裡再度清洗,水中要倒上一點料酒來除腥。
小魚一條一條清理,也對一條一條進行晾曬。
曬乾之後接下來就是烘焙,這也是鐵鍋‘烘’雜魚這名字的來源。
他拿著小魚用鐵絲串起來掛在門口,然後將先前收集的花生殼、瓜子殼,還有穀殼、幹桔子皮、碎木屑之類的東西混合在一起,點燃後罩起來,開始煙燻烘烤這些小魚。
這個做法類似火焙魚,這道湘西小菜是***生前最愛吃的菜品之一,六七十年代名揚四海,受到全國各地勞動人民的熱捧。
不過這道菜做起來相當費勁,而且小魚小蝦適合做下酒菜,對於那個年代的百姓來說,顯然還是解決溫飽更重要。
於是後來,火焙魚熱潮逐漸就消退了。
敖沐陽是在巧合之下學到了這道菜的做法,然後他自己琢磨,搭配著用來做鐵鍋烘雜魚,發現味道更好。
烘了幾個小時,小雜魚變成了小魚乾,敖沐陽接下來加入花生油進鍋子裡,稍微一點油就行,油熱了他放入小魚乾,很快煎炸成了金黃色。
正在門口泥潭裡打滾的將軍飛奔而來,蹲在旁邊抽動鼻子,眯著眼睛耷拉著舌頭,口水直流。
敖沐陽嘿嘿一笑,拿了塊切好的辣椒抹在它嘴上。
這把將軍辣的不行,狗習慣性會用舌頭舔嘴唇,受到刺激後更喜歡舔嘴唇,即使嘴巴很辣它也會這麼做,因為這是下意識的行為,自己控制不了。
於是越舔越辣、越辣越舔,將軍哀嚎一聲,又跑出去在泥潭裡打滾了,翻滾幾圈後嘴上辣味輕了,這讓它更喜歡泥潭的環境。
敖沐陽整蠱得手,哈哈大笑。
魚乾煎熟,他收拾出來用蔥薑蒜開始爆鍋,香味起來,他又放入大把的麻椒、花椒、八角混炒。
後面要加入香辣醬,青紅辣椒等等,一直煸炒出紅油,他還要往裡放上切好的青瓜調味,最終倒上清水加熱熬湯。
小雨紛飛,鍋子裡的清水迅速染上一層紅油,隨著‘咕嘟咕嘟’的聲音,一股麻辣香氣從鐵鍋裡冒了出來。
這次將軍可不回來了。
傍晚,鹿執紫撐著傘帶路進門,海風習習、細雨如絲,她的手裡擎著把小花傘,衣袖落下,露出半截白晃晃的小臂,晶瑩的雨滴落在傘面上發出滴答聲又濺開,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在她嫋嫋婷婷的身影后,敖志盛、朱春紅兩位老師和一個粗漢在說笑著。
這粗漢就是鎮上工程隊的包工頭,他名叫孫富華,家就是前灘鎮的,都是老鄉。
進門後敖沐陽將瓜子花生和小點心先端上了桌子,他準備了水果茶,果汁加綠茶調製而成,夏季喝了渾身舒坦。
鹿執紫給三人倒茶,他則去把冷盤先端上桌,鹹鴨蛋、熗土豆絲、泡椒魚皮、醬爆田螺、蔥油海帶絲、菜心海蜇頭,齊齊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