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忠侯未曾去過蜀郡,倒是知道蜀中滋味。”
常頞接話道:“外人常言蜀人尚滋味,好辛香,喜用茱萸辛子為料,但那不過是因為蜀中溼熱,以此逐寒祛風而已。其實相對於辛烈之味,蜀人更喜愛甜膩,豚雞騖味皆淡,故蜀人作食,喜著飴蜜也……”
這還真不是胡說,從這時代開始,直到宋朝,川菜,都是甜的。
比如眼前的蜜烤豬腿嗯,味道大概跟後世的廣東叉燒類似,加了糖醃漬,烤完之後還要刷蜜糖……
黑夫頷首:“看來蜀中滋味,與荊楚南郡口味頗似,陸生,屈原那首賦怎麼說來著?”
陸賈立刻接道:“胹鱉炮羔,有柘漿些。意思就是煮鱉羹、烤羊肉,得有搭配它們的甜美柘漿啊!”
黑夫拊掌:“沒錯,不過如今南郡烹餚,倒是不必非得柘漿才能有甜味,只需切一些糖。”
“說到糖,倒是要替蜀人謝過武忠侯。”
常頞道:“蜀郡氣候適宜,郡治周圍,有不少蜂蜜,但亦是富人才能買得起。倒是從南郡傳入種蔗後,資中(四川內江)一帶被巴氏種滿蔗園,又從西南夷購僰奴來勞作,榨出的紅糖,也遍佈蜀中,中人之家便能購用,蜀人大喜,遂將資中縣,稱作甜城……”
可量產的紅糖遂取代了產量少的飴、蜜,成了蜀人最愛。
除了滿足蜀人口腹之慾外,糖產業的興起,也拉動了當地賦稅,更讓一向喜歡自閉的蜀中,有了開西南夷,以獲取更多僰奴的慾望,常頞最引以為傲的政績之一,就是開通了五尺道,在西南小邦置吏。他甚至一度躍躍欲試,想對人口繁眾的滇國用兵。
只是蜀郡對奴隸的需求,比江淮少多了,所以最終沒能倒逼出一場戰爭。
“神農嘗百草,為利天下也,尚不居功,我這算什麼?”
黑夫起身,敬了常頞一盞酒:“今日還要贈常君,及蜀人一件禮物,還望常君能忘了我那些魯莽將尉的冒犯之過。”
說著,黑夫拍了拍手,僕人們便端著一個個銅盤上來,呈到常頞和席上眾人案頭。
“這是……”
常頞定睛一看,卻見盤上是半透明如冰的塊狀物,還以為是冰塊,眼下雖還未入冬,但富貴人家常在地下挖有冰窖,二三月鑿冰儲存,冰窖足夠深,足夠密封的話,冰甚至能存到來年。
但讓人詫異的是,伸手到盤上,卻並無半分寒冷之意。
黑夫解了惑:“這是糖。”
“糖?”
不僅是常頞,連陸賈等不知情的諸卿也面露詫異,唯獨提前嘗過鮮的張蒼一臉淡然。
榨糖業出現在這時代也有十多年了,從咸陽到南方,從蜀郡到關東,世人都喜歡了赤色、黑色或褐色的紅糖,哪怕是以麥芽為原料的飴糖,也是不透明的黃色,何曾見過無色的糖?
還是張蒼做了示範,取了一塊,扔到嘴裡,其餘眾人紛紛效仿,表情頓時釋然。
“果然是糖!”
“沒錯,冰糖。”黑夫這次的命名倒是難得應景,無人吐槽。
常頞也舔了一下,是熟悉的甜味,但又有些陌生……
紅糖因為是在釜中熬製,其味濃厚,有的甚至還有焦的味道。
但這“冰糖”的甜味,卻含蓄清甘很多,且無糊味。
榨糖也是蜀郡的支柱產業之一,常頞曾去工坊視察過,看過完整的過程,知道按照市肆的看法,出糖顏色越淺,雜質就越少,品質就越好,更能賣價。
如此說來,這幾乎無色的冰糖,豈不是工匠們孜孜以求的絕佳?這種新穎的商品,必然受到蜀中富貴之家的追捧,又能創造多少稅收?
黑夫笑道:“此乃南郡糖坊新近製出的,至於配方及製法,可由少府牽頭,各地官營工坊一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