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連董翳也到了東岸,看著溼漉漉計程車卒們,咧開了笑。
“計成矣。”
用了幾千張羊皮革囊作為代價,三千人強渡成功了,雖然登陸點從南到北拉了幾里長,甚至已有部隊一上岸,就和遊弋的敵軍騎兵交了手,他們的強渡已不再是秘密,索性點亮火把,叫敵人心驚膽戰——此刻封陵渡那邊的總攻也已開始,魏將是抽不出人手來此了。
但是後邊的數千人,封陵渡的幾萬人不能也這樣過河啊!董翳的當務之急,是要集結部隊,向扼守西岸渡口的敵軍發動進攻,配合韓信派出的強渡前鋒,一舉佔領渡口!
那將是一場硬仗,對方至少有七八千人,而己方已有不少士卒喪於大河。
在清點人數的時候,第一批渡河過來的死士,八艘船裡,便有兩艘失去了蹤影,大概是木筏散掉後,被水流衝到了下游,其中包括那個疤臉的董川在內,都不見蹤跡。
“可惜了。”董翳不免遺憾萬千。
可現在需要的是總體勝利,而不能在意幾個人的死傷得失,董翳盡力召齊了兩千餘人,一腳一個水印,朝火光璀璨的下游行進。
當他們抵達十里外的下一個亭舍時,卻發現這裡的戰鬥,早已結束。
魏卒的屍體到處都是,死後還被插了一刀,而董川坐在舍外,他臉上又多了一道疤,手邊有兩個還在淌血的首級,蹲在地上烤火。
“來何遲也?我連衣裳都幹了。”
董川臉上的新傷一笑就扯著疼,這讓他的笑容更加猙獰,董翳過去將他扶起,重重拍了拍其肩膀,也大笑道:“果然,走水路可比走陸路塊多了!”
當董川和手下幾個倖存的人歸隊後,天將大亮,連夜行軍的西河死士們已能遠遠眺見,一片混亂的魏軍營地,正手忙腳亂應對秦軍強渡。
魏軍本就是遊俠兒、降卒、地方武裝組成的烏合之眾,最初見了西北邊又多了一片火光,還當是援軍,可等天亮看清旗號後,卻不由駭然……
當太陽昇起時,數百艘船開始離開封陵渡,朝東岸挺進,而岸上的三千人也沒有絲毫遲疑,他們朝渡口西岸,發動了無畏的衝鋒……
“不要放走一個群盜!”
“也不留一個俘虜!”
這大冷天裡,他們將戈矛向前,以堅定不移的腳步向攔路的敵軍碾去。
而這一刻,董川等人,也終於能喊出《戰西河》的最後,兩位主角高呼的誓言了據說這詞是攝政親自改的。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怒吼之時,他臉上的新疤,鮮血淋漓。
“不必三十年,三個月,西河之讎,便將得報!”
……
十一月中旬,身在安邑的張耳,在得到|蒲坂和龍門“擊退秦寇”的好訊息後,才高興得多吃了一碗飯,外面就有門客匆忙來報:
“相邦,秦軍已從封陵津及石門渡河,張黶、陳澤所率八千人遭其腹背夾擊,幾被屠盡,都尉張黶亡歸,司馬陳澤戰死,芮城失陷,秦軍主力不知有幾萬,皆已登上河東,其車騎前鋒,已至解池!”
……
PS:第二章在0點前,沒有沙雕讀者評論的第四天,想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