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識》,這是黑夫給這小冊子取的名,而第一批知曉它的人,便是櫧亭營的數千人。
按照黑夫的要求,每個屯都發放了一本,每日訓練結束後,百長、屯長或者識字的軍吏,就會捧著書冊,將上面關於水蠱病的常識,以及預防之法,大聲告訴盤腿而坐計程車卒們。
讓他們明白,昌南侯勒令軍營搬遷,並要求士卒飲井水、開水,不得四處便溺的原因……
士卒們常被點名出列,背誦一些前世小學生的衛生常識:
“飯前便後要洗手。”
“病從口入。”
“喝生水,滿腹蟲。”
這座營地的兵卒,多因染上了水蠱、瘧疾,發病難以成行,體質差的人早死光了,慢性病患者,撐到黑夫和陳無咎抵達,喝了一個月的藥,略有好轉,不少人已經痊癒。
有了切膚之痛後,對學習衛生常識,防範水蠱,士兵們十分積極,對昌南侯的感激之心也愈發濃烈。
除了士兵,來營地幹活的數千名本地民夫,也被強拉進來,排排坐下,聽軍吏講課。每兩個民夫,還會受到一名士兵監督,直到他們磕磕巴巴背出那些常識斷句,才能吃飯。
黑夫還突發奇想,將這些短句,當做巡營口令,如此一來,哪怕最笨的兵卒,不識字的民夫,也能脫口而出。
這下,本地民夫們總算知道,自家父母、叔伯們的腫脹早死,到底是什麼毛病。聽到“斷子絕孫”的恐嚇,皆汗如雨下,嘟囔說回去以後,定要學著軍營裡的辦法,再不讓孩子喝一口生水。
黑夫看著營內“講文明,創衛生”的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十分滿意,對子嬰、陳無咎、利倉等人道:
“兵法有云,一人學戰,教成十人;十人學戰,教成百人;百人學戰,教成千人;千人學戰,教成萬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
“戰技如此,常識亦如此,不出一月,營中兵卒、徭役皆知水蠱之疾的可怕,等打完仗,眾人回到故鄉後,便能讓家中五口人知曉……”
雖然這法子有點慢,卻最為有效,子嬰點點頭,默默記下,這裡發生的一切,他都會寫入奏疏裡,送回咸陽讓皇帝看到。
黑夫決定將這本小冊子,先在南征二三十萬軍民裡推廣,再以他們為媒介,傳給家人、鄰居,慢慢向外傳播,幾代人後,百年之後,終有一日,它們會變成全天下,人人皆知的常識!
讓這些知識,能被千家萬戶接受。
讓這片土地,早日擺脫瘟神肆虐!
“南征軍不止是征服者,是拓殖隊。”
黑夫滿懷期待。
“他們還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
……
《常識》暫時只有水蠱一篇,四月底,這本小冊子的雕版被送到武昌營,要求都尉共敖印刷數百冊,分發給各屯“學習”。
“抨擊朝廷的殘酷冷漠,宣揚君侯的重情重義……”
共敖想起陳平曾對他說過的話,遂自作主張,神秘兮兮地告訴已經成為心腹的安陸各屯長們:
“宣講此書時,務必告訴子弟們,此乃昌南侯愛兵如赤子,又思及南郡鄉黨之疾病痛苦,故而作之,再讓子弟們將實情,告知所有兵卒!”
與此同時,得到黑夫新命令的蕭何,也抵達了武昌營,著手本地的屯田工作。
在蕭何身邊,已被升為什長的胯下少年韓信,頗為好奇地打量武昌營的創衛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