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間之大,稱為九幽。
九幽之地,無盡無窮。
風水界自古以來,沒有誰知道陰間到底有多大,只知道無窮無盡。
這一點,秦風心中也清楚。
風水界中那麼多的典籍,沒有哪本典籍記載過關於陰間的盡頭,到底是什麼。
也沒有見誰探測過盡頭是什麼。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對於秦風來說,此刻不重要。
根據秦風所瞭解到的,六道輪回就在九幽地府之中。
而九幽地府,就在陰間的閻羅城之中。
六道輪回原為印度婆羅門教的世界觀,後佛教引用,佛教把婆羅門教稱為外道。
所謂生死輪回是說“舍此蘊已複趣他蘊”。
世間眾生因造作善不善諸業而有業報,此業報有六個去處,被稱為六道。
六道是佛根據業報身所受福報大小劃分的。
分別為:天(化生)、人、畜生、阿修羅魔)、餓鬼、地獄化生)。
從色身胎成起就有了第一個業報身,依所造做業從一業報身可以生出百千萬種身,百千萬種身一一複能生百千萬種身,如是輾轉乃至無量。
如《中阿含經》言:“法生則生。法滅則滅。皆由因緣合會生苦。若無因緣。諸苦便滅。眾生因緣會相連續則生諸法。如來見眾生相連續生已。便作是說。有生有死。”
以色身生滅作為輪回是佛隨順眾生妄見的一種方便。
如《入楞伽經》言“若取有無法者,即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故。大慧!說有無法自相同相,是名應化佛說,非法佛說。複次,大慧!應化如來說如是法,隨順愚痴凡夫見心令其修行,非為建立如實修行,示現自身內證聖智三昧樂行故。”
初學因心有我念而生諸我見;因心現色身生滅相而起身見;因身見而起我人眾生壽者相。
如實解知不夾雜妄想方為聞法;修習佛法方為供養諸佛;如法修行心不旁馳方為值佛;心同佛心方為見佛。
故《無量壽經》言:“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興出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無量億劫,難值難見。猶靈瑞華,時時乃出。”
以心不清淨則不見真實故。
秦風也明白,這陰間,按照神話傳說來解釋,就是道教和佛教共同掌控之地。
很多的神話故事之中,關於佛教對於地府的掌控,其實都有所體現。
比如說諦聽,就是佛教安置在地府的人員。
再比如這六道輪回,就是佛照所掌控的,一切都按照佛教的規劃來運轉。
秦風眯著眼睛,神識確定了方向,開始朝著一個方向,快速的奔跑起來,準確的來說是飄起來。
秦風沒有腳踏大地,這陰間的大地,其陰煞之氣十分的濃厚,雖然說,對於秦風是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如果要全速前進的話,自身的靈力,就會跟這陰煞之氣産生一定的沖突。
可能一般的陰差不會察覺,但是修為高深的陰將,絕對會察覺的。
地府之間,陰兵是最低等級的,其次就是陰差。
陰差能夠在特定的時間內,跨越陰陽兩界,而且,陰間最多的也就是陰差。
或許會有人奇怪,最多的是陰差,難道不是陰兵嗎?
不,最多的並不是陰兵。
陰間的陰兵並不多,因為陰間的陰兵都沒有自身的意識,都是陰將或者是鬼物所歷化而成的。
說的簡單通俗一點,那就是,陰差原本是陰間最低等級的神祇。
而陰兵,只不過是一些厲害的陰差或者陰將,所煉化出來的。
所以,相對比,陰差比較多。
而比陰差更加厲害的就是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