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你家的兒子還沒回來呢?”
“哼!打過年的還不知道去哪兒浪呢。”
“幹嘛呢?”
“說是拉贊助。”
“他是什麼專案的?”
“摩托車比賽。跑什麼叫做曼島tt。也跑一些其他的比賽賺獎金,不過賺的獎金都投進曼島tt裡面去了。”
“哦,那個曼島tt的獎金好高?”
“屁!第一名只有五千英鎊,還不夠比賽跑下來摩托車消耗品的錢。”
“那跑個啥子啊。”
“就是說。再說了賽車多危險啊。汽車賽車就夠危險了,摩托更危險。我是不同意我兒子去跑的。但是兒子大了我管不住了。沒辦法。那個比賽每年要死一個人的!”
“這……”
談到不願意被管束的兒子,江愛黨就有些氣哼哼的:“要他做生意不做,要他上班他不上,情願在外面浪著和乞丐一樣跟人討錢(拉贊助)也要去比賽。年紀輕輕不務正業,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醒悟過來。”
當張桐和江華來到江邊準備把兩位老人叫去吃飯的時候,他們正在聲討江愛黨這個不著家的兒子呢。
張桐小聲的對江華詢問:“這是什麼情況?”
“江建民,我弟。我們江家最小的孩子。今年二十五歲。一直在跑極限運動,基本是都是和賽車有關的。小時候在電視裡看過達喀爾拉力賽裡面中國車手徐浪的比賽後,他就立志要成為賽車手。”
“那不是賽汽車嗎?”
“汽車太貴,隨便改裝一下都是幾百萬。摩托車要便宜不少,低階別的比賽的話,十多萬的摩托車就能參加。而且摩托車比賽還分級別,如果只是250cc的組別,那麼參賽的門檻可以更低一點。江建民想成為賽車手,不過家裡不支援的,所以改當了摩托車賽手。不過這樣家裡就更不支援了。摩托比賽太危險了。不過他就是喜歡追求風和自由的極速。”
“他的成績很好嗎?”張桐有點好奇。
“還可以吧。世界級的比賽雖然上不了領獎臺,但還是有拿到名次。他上不了領獎臺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包括比賽裝置、後勤支援等等。說到底比賽摩托雖然投錢比汽車少,但也是個無底洞。他作為黃種人想要拉國際贊助很難的。而且國內的廠商很多時候情願贊助白人車手而不是黃種人車手。”
張桐撓頭:“為什麼?!”
“因為白人車手看上去有國際範啊,他們好宣傳啊。”江華冷笑了一下:“中國車手除非能上領獎臺,最好是拿到冠軍,不然就不值錢。”
“這算不算另一種崇洋媚外?”張桐思考了一會兒。
“沒辦法,很多人都吃這一套的。”江華聳肩。
兩人說話間靠近了正在釣魚的江愛國和江愛黨。
“大伯二伯,差不多收杆了。回家吃飯去了,我讓張桐給你們做烤魚,看看你們今天釣了好大的魚叻。”江華說著家鄉話對著兩人打著招呼。
江愛國和江愛黨原本因為江建民的事情而不好的心情轉好了不少。
張桐上前去幫忙收杆收魚箱。現在張桐作為江華男朋友的事情讓江愛國和江愛黨兩人算是接受了。這張桐至少還是很懂事的,而且長得濃眉大眼的人設在老一輩那裡很有市場。要是江華帶回來一個女裡女氣的男朋友,江家人不知道背地裡要怎麼說呢。
今天收穫不少,雖然沒有某張姓男子幫忙,兩人還是掉了幾條一兩斤重的江團和草魚,剛好適合做烤魚。
就在一行人準備收東西回去的時候,一個身穿牛仔臉上露著風霜之色的年輕男子站在了眾人的行徑路線上。
他遠遠的看見了江愛黨喊了一聲:“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