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前面那個鎮子看上去是個不錯的落腳點。我們要不然今晚就在這裡落腳吧?”
提著月牙鏟,牛犇遠遠的就看見遠處有一個不小的鎮子。現在已經是下午五點半了,僧侶團應該要找個地方落腳休息了。
苦行僧在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選擇露宿的,如果有願意接待他們落腳的信徒或者寺廟,他們會去住。若是沒有,那便是在荒郊野外開啟帳篷鋪上睡袋睡覺。
雖然說苦行的僧侶們都是大悲寺的武僧,身體素質很強壯。但是露宿荒郊實在不是什麼很好的體驗。因為野外的潮氣很重,蚊蟲也多。
哪怕是在鎮上的曬穀場打地鋪睡上一晚上,那也比在野地裡睡覺強多了。
牛犇可是睡了兩次野地了,雖然說自己是LV5級的強者了,但是這並不代表自己喜歡誰在野地裡。最好還是能落腳在有人類居住的地方。
慈濟法師看了眼時間,又看了眼遠處的鎮子,他點點頭:“那我們便加快點速度,前往這個鎮子,今晚在鎮上休息。”
一路疾行,眾人只花了十五分鐘就來到了這個小鎮。
小鎮名叫羅家鎮,206國道從小鎮當中穿行而過。小鎮最熱鬧的地方便是國道兩側。
這也是很多農村小鎮的修建模式,它們基本上都是緊靠著國道生活。因為有國道,所以交通很方便。
來往的車輛很多,小鎮就可以做生意。不管是補水補胎補氣,還是提供食物和住宿的小店都能開起來。
再加上交通方便,小鎮可以很容易買到各種城市裡的商品。所以靠近國道的小鎮一般也會成為附近村莊的農民們購物的選擇地。
羅家鎮和中國無數普通的農家小鎮長得一樣。
206國道兩邊建滿了房子,臨街的全是鋪面。有餐館,有招待所,還有國道上一定能看見的修車行。
而在臨街店鋪後面延伸出去則是羅家鎮鎮民們的私宅了。
現如今農村裡還住土坯房或者是木頭房子的農民已經不多見了。絕大多數人都蓋了磚瓦房,矮的一兩層,高的四五層。
有的農民自建的房屋看著和別墅一樣氣派。
這羅家鎮不算很大,人口數量也不算很多,只有八千多人。這裡特產一種煎餅,用的是油酥面製作的。
餅的調味很簡單,便是一些鹽和香蔥。
先煎後烤。
先用菜油將油酥面做好的餅皮煎至兩面金黃。再將其放進烤爐內用熱力將油餅內多餘的油脂緩緩地烤出。
因為用的是由酥面製作的餅皮,所以在煎制的過程之中,餅身會因為油酥的關係不斷的分層。
一張好的油酥餅可以分出數百層。牙齒咬斷酥餅時最先入口的是酥脆感,剩下的便是層層疊疊不斷咬開的勁道口感。
油香面香在混合著香蔥的香味如海浪一般在口腔內連續不斷的產生豐富的香味。
雖然只是簡單的碳水化合物,但卻能給人帶來無與倫比的飽足感。
在羅家鎮路邊緊挨著國道的地方,至少有幾十家賣油酥餅的小店。
來來往往的司機們聞到香味,總有人停車下來買幾個帶著路上吃。
尤其是現在已經差不多晚上6點正是飯點的時候。
不少司機師傅都要停車休整吃點東西。
所以整個羅家鎮,尤其是靠近國道的那地方都彌散著一股強烈的油香味。
這味道勾著人肚子裡的饞蟲咕咕直叫。
其他的和尚倒還好,但是剛剛成為覺遠和尚的牛犇可是真的受不了。
因為苦行僧團一日一食,每天就吃一頓飯。
雖然這一頓飯要吃得很飽,保證一天的消耗量。
但是牛犇才剛剛開始這樣的生活,他可實在是受不了。
尤其是苦行僧團吃的東西實在是不太好。
牛犇倒是不反對吃素菜。至少清涼寺的素菜還挺好吃的。
早上有菜油炒的年糕或者是煮的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