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萬家燈火星星點點,如天上星辰落入凡間。
許家村這個三千多人的大村,如今除了少數幾戶人家還在信奉全真之外,剩下的幾乎全都改信十教了。
十教沒有在這裡建教堂,因為鎮上不同意用村裡的農田搞一個大十字堂。
但村裡的李奶奶在兩年前信了十教,兩年後她死了。
沒有子嗣。
李奶奶名下的一幢兩層小樓便成了十字堂。
據說是她自願的。
十字堂裡燈火通明。十教派遣了一名神官和幾名辦事人員駐紮在許家村。畢竟一個三千信徒的大村子是值得派遣一個神官的。
神官是華人,不過去聖城留學過,是一名狂熱的皈依者。
他在許家村的職責不僅僅是需要維持許家村的信仰,同時也需要向周邊的村子進行信仰傳播。
相比於在城市傳播信仰,農村傳教更加容易且方便。
因為現如今城市生活節奏很快,十教是需要做禮拜的,可是大多數城裡人根本沒有禮拜可以休息。
“做禮拜?那是啥?哦,星期日?那又是啥?休息?你在做夢嗎?我月休就兩天,還是調休。做禮拜?神經。”
城裡人罵罵咧咧的就走了。
而且城裡人,尤其是年輕人對於信仰這種事並不是很在意。他們更加在意的是自己的工作以及自我實現的價值。
而在農村則不一樣,這裡生活節奏更慢。而且有很多留守老人和兒童,青壯年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中,也有許多是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
在這種地方傳教非常合適。雖然年輕人,但是那些在外打拼的年輕人總歸是需要管自己父母的。
只要老人家信教了,潛移默化就可以影響到孩子。更不用說那些留守兒童了。
十教的傳教策略很簡單,就是用小恩小惠以及關懷關心來籠絡初級信徒。等到信徒們的信仰足夠高了,神官會嘗試要求他們捐獻。
不論多少,都需要給點。十教會將這筆捐獻劃分成兩部分,小的一部分作為活動用資金。這部分活動資金用來組織每個星期的禮拜。
因為在禮拜上十教需要提供免費的食品,只要參與禮拜就有的吃。這也是十教能在農村快速傳教的原因之一。
同時當教友出現疾病災厄,十教會也會派人去看望。帶些水果、餅乾等。買這些也需要一筆開銷。
不過這都是小頭,捐獻的大頭基本都被十教總部拿走了。
執行這麼大一個教派,十教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他們非常需要農村信仰的市場。
以村圍城是基本政策。
不過這個基本政策在許家村這裡受到了挑戰。
“那個叫淨世教的現在傳播的很厲害。隔壁白家村那邊已經有好多教友改信淨世教了。”
這是神官許友目前得到的訊息。
報告這個訊息的人是許家村裡一個跑短途運輸的司機許三。
許三買了一臺小皮卡,就在村鎮之間跑跑運輸,幫村民從縣上鎮里拉磚石水泥,又從村裡幫著拉豬拉菜拉米到縣裡賺錢。
他是最先發現淨世教的人。因為他在幫隔壁白家村的白侯拉豬的時候發現了端倪。
那白侯原本也是十教的教友,但是最近這些日子卻少來集會了。
一開始還沒有留意到,一直到許友去白侯家裡幫他拉豬的時候發現白侯家裡的X字架不見了,而且還在原本放X字架的地方改放成一朵蓮花了。
許友一開始還不知道是什麼,但是他經常在幾個村子裡面跑。偶爾就從一些人的口中知道了關於淨世教的流言。
所以他跑到了許友神官這裡報道這個訊息。
聽見訊息的許友點點頭:“神佑世人。他拋棄了神,神也將拋棄他。以後定會下地獄,忍受地獄烈火的炙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