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萬磁王提出的這個要求,張墨軒也不知道是該歡喜,還是該憂愁。
………………
因為張墨軒如今的這些轉變,有很大的原因是來自於宋仁杰。因為宋仁杰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男人。他在西北五年,依靠自己的能力植樹造林,硬生生的改變了西北許多地區荒漠的情況。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種什麼都養不活的那些地方。其中有許多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西北地區留不住人在很大程度上不僅僅是因為經濟狀況差,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氣候實在是太惡劣了。
那種因為缺水,即便是夏天一個月也只能洗澡幾次的地方,真的是讓人待不住。
就像是宋仁杰曾經去過的盤水中學一樣。
他依舊記得當初那間教室後後板報上樸實無華的標語:今天吃死麵餅子喝涼水還要努力學習,是為了明天不再吃死麵餅子喝涼水的活著!
那些西北造成五點就起床唸書的孩子給宋仁杰帶來震撼。
那些比自己堅守更長時間,甚至是二十年以上的治沙人也給宋仁杰帶來震撼。
那些沙漠戈壁上一座座廢棄的村落也給宋仁杰帶來了震撼。
從那個時候開始,原本並不喜歡種樹工作的宋仁杰在西北安心種樹起來。這麼多年過去了,他曾經種植過的樹林開始變得鬱鬱蔥蔥。
它們站裡在治沙崗位的第一線,將風沙一一擋下。
今天,宋仁杰收到了幾封信。
這個年代還寫信的人不多了,曾經西北治沙隊隊長老宋算一個。
老宋和自己同姓,名字叫做宋斌。
是一個操著一口西北方言的糙漢子。為人雖然粗魯,但是卻也非常的熱情。當年自己在他的手下也沒少被他關照。
自己當初相當逃兵來著,還是被他給勸回來了。
宋斌今年已經五十歲了,但是光看面向的話,看起來他好像已經七十歲一樣。他給宋仁杰寫信,是因為他今年被評選為全國五一優秀勞動者。去了人民大會堂,由最高首長受於他一枚沉甸甸的獎章。
宋斌在西北治沙三十年。從他十六歲開始,他便開始治沙工作。九十年代是西北沙化的高峰期,技術水平落後,資金不到位。
就連治沙人的工資都很微薄,根本沒有多少人願意去做這些事情。但是當時還年輕的宋斌看著家鄉那日漸乾枯的河床,那越來越稀少的植被,還有一座座被拋棄的村莊。
他就覺得自己要做點什麼。沒上過什麼學的宋斌扛起鐵鍬鋤頭,憑著一身力氣,硬生生的開始了他的西北抗沙之路。
時至今日,宋斌帶領的治沙隊伍已經成為了全國的標兵模範隊伍。除了宋斌獲得了五一勞動獎章之外,國家還為他的團隊頒發了【西北治沙標兵集體】獎章。
這些年來,老宋帶領著自己的隊伍在西北種植並且存活的治沙林已經超過十五萬畝。在西北構築起來了一道綠色長城。
老宋沒有忘記在自己隊伍裡待了五年的宋仁杰。因為宋仁杰加入的五年,他們的治沙速度變得更快,存活率更高。
所以老宋特別向上級申請,需要多一塊獎牌頒給宋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