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為本人親身經歷,經過適當加工)
原本買了衣服之後張桐和肖瀟就應該要走了的。不過既然來了超市的話,那麼肖瀟提議還是多逛一下好了。
現在人司空見慣的上下兩三層貨物品種過萬超大超市其實對於張桐來說還是比較新鮮的。因為中國雖然在一九八三年就出現了第一家超市,但是大小隻有兩百平,貨物種類才幾百種。主要面對的客戶群體還是外國人。
真正意義上的外國超級市場(supermarket)進入中國已經要到一九九七年了。而且當時超市的規模也遠不如現在。
一九九七年的時候,中國的資源雖然已經不是七十年代的稀缺,也不是八十年代的緊缺,但是依舊可以說是一個相對緊缺的年代。
要知道,淮海是全國最後一個取消糧票制度的城市。這裡的糧票一直用到了一九九二年。並且是在九三年糧票發行不久後才宣佈取消使用糧票的。
超市什麼的在張桐離開地球的那年依舊還算是一個非常時髦洋氣的地方。和現在超市賣的東西相對便宜剛好相反,那個時代超市賣的東西反而比外面市價要貴一點。不像現在,超市已經是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存在了。
很多時候要買一些東西想不起什麼地方有賣的話,人們第一選擇都是去大超市去找。
比如說肖瀟拉著張桐看看超市賣的水果蔬菜,讓張桐選選看超市的菜怎麼樣。
“唔,不夠新鮮。”張桐看著蔬菜區的綠葉菜搖了搖頭:“除了土豆,洋蔥,大白菜這些耐放的蔬菜以外,其他的蔬菜不是很適合在超市買呢。”
“不過水果還行,來都來了,買點水果回去吃吧。你喜歡吃什麼,給你買一點。”張桐決定額外獎勵肖瀟一些水果。
“哇,這麼好的嗎?麵包代金卷的份額不會從水果裡面扣吧?”肖瀟有些懷疑。
“你個小丫頭片子整天想個什麼呢。你張哥我是那種言而無信的人嗎?”張桐削了一下肖瀟的腦子。肖瀟吐了吐舌頭後開始愉快的選水果去了。
不過肖瀟選水果什麼的還是很剋制的,她倒是沒有拿那些很貴的東西,比如說車厘子和馬奶葡萄什麼的。就是拿了一些橘子什麼的,這個時間剛好是橘子大量上市的時間,價錢便宜而且又很甜。
肖瀟心滿意足的提著幾斤橘子在稱重處排隊,不過在這個地方發生了一件非常讓人不快的事情。
超市一般工作日時期晚上的生意會比白天好一點,因為大家都下班了,沒事來逛逛超市買點水果蔬菜什麼的準備明天的伙食之類的。
所以稱重的地方排起了隊,大概有六個人在肖瀟前面。而稱重處是一個看上去三十來歲的男性在工作。
張桐遠遠的看了這個男人一眼,他有點吸引張桐的注意力。他莫名的覺得這個人有點熟悉,好像自己從前在什麼地方見過一樣。
男子的面容比較特殊,他雙眼之間的間距顯得比較寬,頭型看著又比一般人小一點,這讓他看上去有點滑稽。也許會有無禮的人會嘲笑他長得像個瘌蛤蟆。
男人稱重結賬的速度比較慢。大多數在超市工作的稱重人員手腳都是很快的,基本上看一眼顧客手上的貨物就能馬上打出編碼來稱重結算。
而這個男人看到顧客拿出來的貨物好像要先思考兩三秒,然後才能一個一個的點下編碼。這種看上去慢吞吞的動作引起了一些隊伍中的人不滿。
在肖瀟前面站著一個胖胖的老阿姨,看年紀應該是五六十了,不過化妝化的很濃,描眉塗紅上眼影,還把頭髮染成黃色,燙頭做了個髮型。
她就一直在不耐煩的催促著:“能不能動作快點啊!你看金子呢,一個梨看半天。我們後面排隊的還要等多少時間啊?你這手慢腳慢的,考不考慮一下顧客的感受啊。”
黃毛阿姨反覆的催促,而且聲音尖銳音量不小。她話說的稱重處的男人臉有些紅。
這個黃毛阿姨一看就是那種市井裡常見的,擅長撒潑耍賴的那種人。無理都要鬧三分,說的就是這種人。
雖然大家都很不滿稱重處男人的手腳慢,但是也沒有人開口說什麼。這個黃毛阿姨的話一說出來,大家都不自覺的皺了皺眉頭。
長的有點像蛤蟆的男人臉有些紅的嘟囔了一聲,聲音很小大家都沒聽見。不過看口型好像是說了對不起。
黃毛阿姨還在一直嘀嘀咕咕的說著一些屁話,有的人就是這樣。人只要退他(她)一步,他(她)就要前進三步。無理的事情都要鬧成有理的。
張桐還在想這個看著眼熟的男人到底是誰。而站在黃毛阿姨身後的肖瀟忍不住說了一句:“吵吵鬧鬧的幹什麼啊,現在都輪到你了,還罵罵咧咧的,不要浪費大家的時間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