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犇很生氣,原因是今天發生了一些事情.
牛犇就讀於淮海市的一所重點中學,名叫曹陽七中.這是整個普駝區最好,也是整個淮海市數得上號的好學校。
在寸土寸金的淮海市內,而且算得上是中心地段的地方,曹陽七中有著超過五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主校區,還有兩個佔地面積超過一萬平米的分校區。
就學校規模來說,一些比較寒酸的二本三本的大學可能都沒有曹陽七中來的氣派。這所學校的升學率在淮海市也是相當的高的。
硬體條件就不用說了,英語口語課用外教是標準配置。體育課有室內室外的標準運動場,包括籃球,排球,足球(半場大小)。
學校還有自己的管絃樂隊,近百人的規模,用的都是清一色的鈴木樂器。
可以說在師資條件和硬體設施上能比曹陽七中更強的中學不算很多。至少在淮海市內的話,這個檔次的學校大概也就是一手之數(不包含高檔私立學校)。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曹陽七中是公立學校,並不是昂貴的私人學校。雖然師資條件和硬體水準和高檔私立中學不相伯仲,但是學費還是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來收取。
一學期也就是隻收取幾千塊的學雜費,和高檔私立學校動輒上萬甚至數萬的學費來比簡直就是小錢。
所以想要進入這所中學讀書的人自然不少,可以想象這其中有多少的競爭壓力。
牛犇能進入七中讀書首先就是文化課的成績非常好,數學大多數時候都是滿分,語文和英語都保持在九十分左右浮動的水準(百分制試卷)。
但是就算是這樣在入學的時候都不能說完全的保證一定能選上。為了讓牛犇能進七中唸書,牛大姐牛曉麗可是費了不少事,託了不少人。在六年級下半學期的時候牛曉麗就開始找人了。
後來七中學校教導組的一個老師看重牛犇,覺得他夠聰明。但是想進七中的學生有哪個不聰明的?所以那個老師和牛曉麗說:“讓牛犇學個管絃樂樂器,薩克斯或者是西洋長笛什麼的。讓他有個特長,到時候分數相同接近的學生我們優先入取有特長的。學校有個管絃樂隊,要特長生。”
所以在為了讓牛犇能進七中,牛曉麗花了幾千塊錢給牛犇買了薩克斯。又花了小一萬塊,讓牛犇在六年級下學期去音樂教室學薩克斯。
不要說牛曉麗逼得緊,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那個七中的老師和她說的很明確了,能進七中的學生分兩種。一種就是牛犇這種聰明的學生,但是聰明的學生這麼多,誰敢保證自己一定有優勢?考試要是失常呢?有的時候只差三五分,但是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還有一種就是後門的學生,這是避免不掉的話題。學校建的這麼大,給學生提供這麼好的教學條件,完全依靠國家撥款是有點吃力的。所以一些願意每年繳納極昂貴的贊助費的學生也能進來讀,這要控制數量。
還有就是一些領導的孩子,這就不用細說了。中國是個人情社會,這是逃不開的問題。
牛曉麗又沒錢,又沒背景。想要讓牛犇讀上這樣的好學校只能靠牛犇自己的努力了。說起來牛犇還是挺爭氣的,半年時間薩克斯學的也像模像樣。
中考分數挺高的,在加上有薩克斯的特長,他也順利的讀上了七中。因為有薩克斯的特長,他也就順利的進了學校的管絃樂隊。
不過因為才初一,所以牛犇現在還只能和同樣低年級的同學一起待在二隊,還不能成為正式表演的一隊。
而今天牛犇去學校的時候還剛好碰上了學校月考的成績表下來了。牛犇雖然經常對張桐嘴賤,而且老是扎張桐的心,但是他在學校還是個好學生來的。
比如說這一次月考,一百分制的試卷。數學滿分,語文九十五,英語九十八。這個成績全班第一,全年級第四。
當試卷成績發下來的時候牛犇又一次贏得了同學的掌聲。坐在牛犇前排的是他們班上的班長,是一個扎著馬尾辮,眼睛很大面板白白的女孩陳瑤。
陳瑤作為班長把試卷發給牛犇的時候忍不住對牛犇說道:“牛犇,你真厲害!又考了全班第一。”
牛犇託著下巴嘆息了一聲:“唉~失誤,失誤啊!居然拼錯了一個單詞讓英語扣了兩分。不然的話我就是全年級第二了。”
陳瑤眨巴著大眼睛有些崇拜的說道:“哇,你都考全年級第四了,還不滿足啊?我才考了第十一,連前十都沒進呢。”
牛犇有點小得意的揮了揮手:“小意思啦~,考場如戰場,不考到全年級第一,那麼後面考第幾都沒有意義了。”
牛犇這話說的有點裝逼了,不過也是正常了。誰還沒有點虛榮心?尤其是陳瑤還是個很漂亮的小姑娘,能收穫這種姑娘的崇拜,牛犇的內心是很滿足的。
“你真厲害。”陳瑤真的很崇拜牛犇的樣子,她倒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面對著牛犇,雙手放在牛犇的書桌上說道:“牛犇你有空嗎?”
“怎麼?”牛犇看著陳瑤問道。
“教我一下數學唄,我的求一元二次方程總是算不好。你有空輔導我一下唄。”陳瑤眨著大眼睛看著牛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