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說今年的甘蔗還有四分之一沒有收獲,耽誤了榨糖,再在諒州那裡出點意外,那樣的後果……
徐平靠在椅背上,只有苦笑。辛辛苦苦六年,如果面對最後這一次考驗處理不當,那就真是一切都白幹了。
廳裡的氣氛很凍凝重,分案治事的韓綜與一眾公吏俱都埋首案幾,不管是真忙假忙,都連大氣不出。
想了一會,徐平對旁邊案幾上的韓綜道:“如果現在把蔗糖務的青壯全部調出來,還差多少人力才能完成榨糖?”
韓綜起身恭聲道:“依屬下估計,怎麼也得有近兩萬人才可以。”
“那就這樣,蔗糖務屬下,凡年齡十八歲以上,五十歲以下,所有青壯全部調去諒州!”徐平覺聲說道,“人力缺口,以招當地土人為主,如果還是不夠,讓蔗糖務的婦人放棄一切營生,全部去收甘蔗!”
“這——”韓綜面露難色。
進蔗糖務的大多本來就是窮人,女人也是要操持農活的,但幹的大多都是打雜之類,要麼就是織布女紅,真當男人用,這個年代還是很難讓人接受。
徐平沉聲道:“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在這一段時間,凡是入役的鄉兵,給錢比以前多一倍。凡是留在蔗糖務做工的,給錢多加一半,入蔗糖務做工的婦人,給錢與男人一樣。”
韓綜盤算一下道:“拼著多給錢,倒也或許可行。那麼臨時招募的土人又如何說?以前他們可是隻得蔗糖務裡人員的半俸。”
“這次給全俸!蔗糖務的人已經加了錢,讓他們得以前的全俸,既可顯出內外有別,又容易招人進來。”
上次打了一場仗,蔗糖務裡的錢流水一樣花出去,好在徐平擔心引起本地的通貨膨脹,賞錢只是發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就當存在蔗糖務裡,答應一年給半分利錢。太平縣這裡資金充裕,高利貸並不普遍,利息也低,蔗糖務的半分利錢已經算是高息了。
用這種方法,可以解決一部分資金短缺的問題。但接下來的這一仗,無論如何也是捉襟見肘,資金相當緊張了。
徐平有蔗糖務來錢,這幾年大手大腳慣了,沒想到最後卻面臨缺錢局面。
安排完畢蔗糖務事務,徐平對韓綜道:“你吩咐下去,這次非比尋常,一切都不需按部就班地做。各鄉兵只要形成指揮,就不需要再到太平縣彙合,我會讓屬下公吏飛馳各地,直接以指揮前去諒州。路上的接應、飲食和住宿,你要安排好,萬不可出意外!”
韓綜應諾。
徐平站起身來,在廳裡來回踱步,考慮著各種雜務。
幾萬人的大動作,千頭萬緒,一個考慮不到就容易出大事。蔗糖務雖然組織有序,也從來沒有面對過這種局面,已經到了總動員的時刻。
從太平縣到諒州,距離與從富良江邊到那裡相差不多,徐平要想趕在交趾軍隊到達那裡之前補充防守力量,需要極其強大的組織能力。
但說到底蔗糖務是民,組織力如何與軍隊相比?這中間的統籌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門州和憑祥峒這兩個距諒州近的地方,把那裡修整田地和開路的蔗糖務人員先調過去,才能搶出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