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開始談到賺錢的事了,老楊客氣地搖頭,說現在天熱,吃飯的人其實不多,只是日子可以過,或許是真的,或許是低調。
“好不好吃?”老楊突然朝著李一鳴問了句。
李一鳴趕緊點點頭。
老楊呵呵一笑,衝著李建國說道:“以前來這吃肉的小孩子都是一口一塊不帶嚼的,看他吃得慢,我還以為今天沒做好。”
“因為味道好,才慢慢吃,不能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一口一個都不知道什麼味道嘛!”李建國說著笑話,隨手又給李一鳴添了塊肉。
“一鳴,不急,慢慢吃,有的是時間,人不能一口吃個胖子,對吧!”李建國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
李一鳴默默點了點頭。
剛才他在觀察那三盤紅燒肉,其實是在心裡估算著一個叫利潤率的東西。
但好像利潤率有很多種,故事中有提到過,按成本和按銷售是不一樣的,按成本算會高一點,按銷售會少一點。
按成本算就有可能超過百分百,按銷售永遠也超不過,馬克思說的那句話應該是指成本利潤率,大家好像也習慣用這個演算法。
如果這一盤用了一斤五花肉,連醬油柴火什麼的加起來成本兩塊錢,加工之後兩塊五,毛利是五毛,成本利潤率百分二十五。
故事裡說餐飲業利潤率是很高的,但人們很多錢是投入在種種硬體裝置上,因為淘汰率也高,如果總是換裝修,那就會拉資本利潤率。
現在這樣的小店,應該都是拿的二手物品,也許就是從家裡搬來的東西。
如果按著現在國家規定說不能超過國營的兩成,那麼是不是指允許三成的利潤?
李一鳴看看坐在一邊的老楊,如果是百分之三十的利潤,那這盤紅燒肉的成本應該是一塊九毛三,差不多正好是一斤。
這有點兒像是數學的應用題,繞來繞去的,李一鳴回想著自己那些課本,好像題目都沒這個有意思。
但如果減少肉量,或是買更便宜的肉,又或者提高價格,那利潤就更高,馬克思不是也說過利潤超過百分百之後資本就會發狂了麼......
接下來往後,人們都在想方設法讓自己富起來,現在或許他們還保持著純樸的習慣,但十年之後這習慣會被丟進下水道,三十年後一盤家常菜也可以賣出幾百塊,真是難以想像。
前三年嚴打,李一鳴親眼看到很多人插著牌子站在卡車後面被帶去打靶,之後整個社會的治安一下好了許多。
三十年後那樣的人如果在這個時代,墳頭草應該得長三茬了吧。
但那些人現在應該還是小小的孩子,他們怎麼會變成那個樣子了呢?
李一鳴看向張伍深和老楊,這樣的兩人,在未來的幾年內,不出意外能積累出不小的財富,至少幾萬元這樣的資產是少不了的。
而十年後三十年後,最有錢的,其實是那個老頭老九,那傢伙估計平時就在收各種舊貨,李一鳴可以想像那破屋裡應該有不少古董。
當然,三十年之後,也許他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