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看李建國,一個眼色打過去,別忘記還有個九龍計劃。
李建國意會,心中一鬆,他也是習慣性地關心起失業問題,結果一時間也沒想到兒子在整個海外佈下的局,必然需要大量人口來填,香江可是要移出百萬人的。
看到兩人在打眼色,李國寶已經有所意會,現在圍著李一鳴做事的這些人裡頭,瞭解全域性的並無幾個,就算是自己家也是如此:“這樣也好,如此一來,正好盤活香江這製衣產業。製衣業發展三十年,也應該有次大的升級了。
建國,你可千萬別覺得那機器有什麼不好,要知道,真正的好衣服都是用手做出來的。機器只是輔助啊!”
何五也是笑道:“沒錯,今天我去辦事,球叔也說,一箇中型工廠賺的錢,未必比人家一個鋪子做高階定製的衣服多。”
馮秉芬看向何五:“阿華,你說那邊成衣,到底有多少數量?”
“那是極多的,幾千萬件肯定是有,說不定還上億,品類也多,大衣西裝,風衣毛衫,圍巾襪子,而且還有之前的那些內衣,僅靠火車肯定是不夠的。”
何五仰頭嘆了口氣,“現在看來,鞋子也應該會出問題,只是我們還未得到訊息。”
李國寶心中一動,拿起電話機,一邊撥著號一邊說:“我讓人查一下。”
打了電話,讓外頭自己的助理去查此事。
李建國笑道:“香江是不是有個鞋業協會?”
馮秉芬微微搖頭:“倒不是叫這個名字。”
“哦?”
“當年這商會叫作香江橡膠廠商會,並不光是做鞋子,而是跟橡膠製品有關的工廠都可以進,香江也不產膠,都是南洋供的貨。後來這協會改成了公司。現在因為鞋這一門類實力較大,所以這商會正式的名字叫作香江橡膠暨鞋業廠商會有限公司。”馮秉芬侃侃道來如數家珍。
“芬叔記性真好!”李國寶不失時機捧了一句。
“確實,我就不知道還有這經過。”何華也笑道。
“我前三十年一直在推動香江對外貿易,這種事如何不知,”馮秉芬哈哈一笑,“對了,他們這公司有個有趣之處。”
“嗯?”
“有七八個名譽會長。柳子元,黃桂,黃保欣這些。”
“黃保欣?”何五有些吃驚,看看李建國,“黃先生他是香江塑膠大王,聯僑開得很大,他對內地也是很親近,這次香江迴歸談判,他也是委員會的成員,對了,他現在是太平紳士。”
李建國哪知道還有這麼個人物,聽起來是個愛國人士,尤其是何五說出來。
“老黃確實對內地比較親,去年內地國慶,尤德挑了十六人去內地,他就是其中一個。”馮秉芬笑了笑,“你們不知道他掛這個職也不奇怪,我還掛了一百多個外職,”
叮鈴鈴電話聲響。
李國寶趕緊接起,聽完一臉苦笑掛上電話:“果然。”
“鞋子也有問題?”馮秉芬問道。
“嗨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說帶皮的可能都得檢疫!”李國寶呵地一笑。
“貿易戰!”馮秉芬哼聲氣道,“當我們華人好欺負!”
何五也是冷臉點頭:“還好我們早有準備!”
李國寶聳聳肩,心想什麼早有準備,都是某人弄出來的。
他好想問問李建國:內地還缺什麼是香江有的?我記個錄先!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