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感覺就像是在非洲的馬拉馬拉大草原,一群鬣狗辛辛苦苦撲倒了野牛,正要飽餐一頓,結果一大群獅子舉著牌子從草叢裡冒了出來。
這些虛偽的傢伙還一本正經地表示:“我就是來看看,不吃!”
“肉質不新鮮!”
“營養有問題!”
“過期了!”
“超標了!”
獅子們掛著評審員的吊牌,每一次交頭接耳都讓心驚肉跳,每一個從嘴角劃出的笑意都讓人憤怒。
“他們就是來找麻煩的!”福原右兵衛捏著拳頭低頭恨恨說道。
上島重二冷臉點頭,突如其來的變化打破了均勢。
就算知道,也沒有辦法,畢竟這樣的訂單,別人眼饞是必然,這只是全球貿易戰的一個小小縮影。
“我看到他們帶過來巴統禁運目錄。”
“嗯。”
上島點點頭,他當然知道這些人第一個要查對的就是這些商品屬不屬於巴統目錄。
巴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發達工業國家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糾集起來的一個非官方的國際機構,其宗旨是限制成員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高技術。
列入禁運清單的有軍事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等三大類上萬種產品。被巴統列為禁運物件的不僅有社會主義國家,還包括一些民族主義國家,總數共約30個。
禁運列表有四類,其中第四項名字叫中國禁單。
70年代中美關係解凍後,西歐國家隨即陸續與中國建交,在70年代至80年代期間,中國從歐共體國家引進了一大批先進的軍民兩用軍事技術和裝備。
到了這兩年,“巴統“對中國先後放寬總計約48種“綠區“技術產品出口審批程式,......
時代在變化!
不得不說,發達國家的技術進步飛快導致的產能提升,使得中國這個市場顯得越發的重要。
不僅是人多,還是統一的市場,人均收入雖然低得髮指,但國家手裡頭還是有錢的,生意人都知道,如果十億人一人給你一塊,你就有十個億。
而中國市場的開放,曰本是最直接的受益者,離得近,產能又旺。
在標書遞上來之後,三井總部第一時間就是完全把自己能供的產品在禁單裡頭的東西都排除掉。
投標檔案裡頭的產品也就幾十種,在這方面,總部不可能出錯。至於稍微超出禁單的那些東西,其實在另一個部分,也就是“建議購買”目錄裡頭,那個已經被單獨放起來,在上島的屁股後面的箱子裡。
如果說這些人想在公開的應標檔案裡找出問題,那隻能是浪費時間。
挖機可以被改成坦克?那是開玩笑,只有履帶有點像,最好的那些賣去了美國,能上標的全都是三流以下的貨色。
電視機?
三用機?
這已經賣到全世界了,......中國人自己也在準備爆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