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間裡空氣中透著淡淡的煙氣。
牆上的掛鐘裡,長針滴噔,繞著中心點一圈圈走著,提醒著時間無時無刻不在緩緩地流動,這微弱的聲響如此明顯,反襯出此時這別樣的安靜。
“這詩......寫得好,......”
“帶著知識建設家園,難得啊,......”
“BIU?呵...還帶拼音......”
“沼氣池這麼有用?迴圈經濟這個提法很有意思啊!”
“中央廚房,這小子......這有意思......”
“舊物改造,唔......”
紀朋飛和盧平各自捧著一份《喵喵小鎮》仔細地翻看著,看得有點慢比較慢還越來越慢。
兩人還時不時還發出一聲唏噓的聲響,沙沙的翻頁和筆觸聲夾雜著低不可聞的自語。
“嘖......”
“唉~~”
“唉~~”
不知過了多久,兩人同時抬頭,目光對上,同時嘆笑,都從對方的臉上看到了很複雜的情緒,......
看一個十三歲小孩子寫的童話看出檔案的感覺,這算什麼?
如果還看不太懂呢?
“老盧,這童話.....不簡單啊!”紀朋飛摘下眼鏡放在一旁,感嘆了一句,拿過杯子喝了口茶,面露疑色,“真是他寫的?這得花多少時間?”
在這個時代,能寫書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如果還能寫得好,那當然更了不起,如果寫書的是個孩子呢?
十三歲的孩子還在上初中,能應付的原本也就是命題作文,還得是六百八百字的那種,就算是這麼小篇幅的文字堆砌,也不見得人人能寫好。
但眼前,卻是厚厚的一疊書稿,足有兩百多張紙,這如果是個孩子寫的,那他平時的學習不用時間了嗎?
“唔......”
盧平也呼了口氣,不自然地點了點頭,此時眼前的書稿上已經被紅筆劃上了不少底線和圈圈,才看了四分之一都不到,中間還有不少地方他沒看懂,回頭還得去了解一下。
“才十三歲就能寫這麼長的童話,是不簡單!”盧平審慎地做了初評。
他也是看過童話的人,不說具體什麼定義,誰一聽就知道這給孩子看的故事嘛!
從文學工作者來說,任何文學作品都是文字和標點符號的一種堆集,區別在於有的人堆出了生命,堆出了意義,堆出了高度,......堆得人愛看以及...稿費和地位。
童話呢?
給人的印象就是童言稚語,文風簡約,也許還有微言大義在裡頭,照顧著孩子們的見識和理解力的一類作品。
在盧平這些人眼裡頭,童話寫起來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也正因為它的容易,童話在文學界的地位卻是低於戲劇、詩歌和的。
寫童話故事的人與寫正統文學的人站在一起,你會覺得兩者的知識層面相差至少有兩級,很多文學工作者難免會想:寫童話,是不是這個作者的見識和智力被約束到兒童那個層面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