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對,還是小見最機靈。”
就蔡叔家總共給了一塊,其餘幾家都一人一把糖,也不錯,短期內大家都不缺嘴了,這幾家媳婦兒都農村的,要困難些,只不過肯定比秦家好,秦家是赤貧,這要還想生兒子,怕得把一二花賣掉才行,不過,等過兩年會好轉的。
副食站果然關門,估計也參加開會了,一起出區大門,去斜對面巷子裡的宏廣傢俱廠門口,這裡有個老頭店,窗戶開著。
窗戶內一高桌與窗齊平,擺著五六玻璃罐。
“爺爺,幫我們換兩塊錢吧。”
老頭一看是老顧客豔子:“今天年三十,不能換錢,小朋友。”
一陣商量。。。
豔子拿出兩塊票:“那買三分錢朱古力豆,找錢只要毛票,最好是五毛的。”買其它沒意義,下午茶話會呢。
老頭挺不樂意,大過年你拿兩元買三分,而且還要求挺多,不過……得做,能賺一分有多。這時期小買賣賺錢本來就是以分為單位。
這種朱古力豆現在應該都還有,可能體積和包裝變了,以前是成人小指頭大小的扁圓形,各種顏色,味道是奶味混合巧克力味,算是兒童們最早接觸的巧克力類食品。
一個徑約三公分、長二十公分的硬殼圓紙筒包裝,外殼上豆彩繽紛,一筒五十顆,大概一毛多,這種老頭店會買n筒然後倒玻罐裡,看著很好看,然後按一分二顆賣,他一毛多能賣出二毛五,比例上已算暴利。
這種抓瓜子、拆賣豆都是黑小孩的,成年人去買瓜子那肯定是稱的,哪怕只買一兩。
可見那時孩子多麼的蠢萌,買三分豆子幾人分才人均一顆半,多麼的樸素,擱後來誰吃這種東西還論顆算,肯定是扔一把進嘴才過癮。
很多小生意基本是食物及水果而且量都小,量大——比如你拉一車水果零售,遇到辦事一絲不苟那類公職人員,若覺你不順眼,安心要整你,得進去,這是倒賣。
量小算預設可以經營,而很多都是圍繞小孩來賣,特別是校門口和老頭店,有些老師會去驅趕這些賣東西的。
為啥呢,確實不怎麼衛生,曾經一小學發生一事,門口賣大頭菜片的老婆婆(巴掌大的一片蘸紅油,一片一分錢),一直患有肺結核,凡吃過她大頭菜的全傳染了,還好,娃都沒掛。
而且索賠都沒法,老婆婆得有七十歲,是舊時的那啥女,家徒四壁,孤苦無依,就靠賣大頭菜過活,她拖著病體吃飯都成問題,賠你根棒槌啊,結果學校還與街道聯合支出些錢,幫老婆婆進院醫治,婆婆哭了,也算當時一件功德、美談事!
當時的人,思想單一啊,居然沒人去贍養,此處應當有嚎聲:老婆婆有一間房啊!!!
父母老師都會勸誡孩子別買這些,但制止不了,大多小孩就幾分消費能力,正規供銷社之類幾條街才一家,而幾分錢東西就那幾樣,比如想吃朱古力豆,差錢,買不起,於是就有了老頭店這種方式。
找了錢,吃下豆過過嘴癮,分贓,一人七毛,三花的七毛算公費了,剩六毛七,一花咬碎一點,漿糊狀喂小丫頭,嘔……權當她自已消費了,小丫頭皺眉瞪眼地嘬著,可算是吃著東西了。
從老頭店邊上與區大門大路平行的小路,隔著一溜街面民房,穿幾百米到金仙河邊,這兒有個小小的金仙道觀,門口一似道非道的老頭正掃地。
幾小鬼好奇瞅了幾眼。
“你瞅啥?”
“瞅你咋地!”
呸…這畫風不對……
老頭很和藹,紅光滿面的,且很熱情:“今天過年,算有緣,一人給你們個供果。”進屋拿了供盤上四個桔子給幾人。
不知供多久了,都蔫了,可見香火不盛,不過還是禮貌謝過,閃人。
這玩意兒不回家問清是不敢吃的,父母可是時常警告,不認識的給東西是不能吃的,外面是有背娃娃的,既人~販子,給你吃的東西會下啞藥。
稱背娃娃,是因這些無良從業者皆會~背一大號帶蓋子的竹揹簍,幼小的藥啞,稍大的迷昏,扔簍內。
對背此種簍者,查防挺嚴,這些人渣會趁夜走或車運,是有一條行業鏈的,震攝長存,罰極重,但也未杜絕,就更不用說往後了,特麼當街明搶娃的都出現了。
轉過金仙橋而行,來到通綿橋供應站,一陣比較之後,買包四毛多雲煙回去給秦遠山,算此時的好煙了。
喜歡神魔笑球道請大家收藏:()神魔笑球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