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軍和帝國軍居然是詐降。
這一點坦尼爾·萊茵伯格上將確實沒有想到,在他一生的軍旅生涯中,還沒有聽說過哪個國家會做出這等無恥的事情來,這是連基本的榮耀都不要了嘛。
就算戰爭不講道理,只講勝負。
但是真正讓他看不明白的是,王朝軍和帝國軍詐降的動機是什麼?
這東部區域已經盡歸王國,各個沿河城市的港口也被全部被封鎖,成為甕中之鱉的兩國軍隊根本不可能逃得出他們的手掌心,所以突圍的意義何在。
榮耀、尊嚴、誓言?
呵呵!
拖延一點死亡的時間沒有任何意義。
敵軍指揮官若是稍微有點智商都知道,現在投降或許可以免除一死,但是等下一次被抓到再想投降就算他想答應,死去的5萬士兵也不會答應。
沒有動機,再加上維迦的一齣戲。
這便是坦尼爾從頭到尾都相信王朝和帝國會投降,同時也是讓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去嚴加防範的原因所在,但是現實卻是王朝軍和帝國軍狠狠打了他的臉。
從戰後調查的情報得知。
這一出大戲出自一名叫做維迦·卡列尼的將軍之手。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簡直不敢相信帝國具有著一名13歲的孩童軍官,而且年過半百的他,居然敗在了一個乳臭未乾的孩童手裡,這讓他面上有些難堪。
但是仔細檢視維迦本人的資料後,坦尼爾大驚失色。
從來沒有人提前告訴他,敵軍中有這樣一個指揮官,甚至說他是王國的剋星一點也不過分。因為他發現王國在帝國北方的戰線之所以會潰敗,居然是出自這個孩童軍官之手。
一樁樁一件件。
坦尼爾越看越心驚,其中包括數次戲耍英格利爾的戰爭,讓他看的有些頭皮發麻。
因為他悲哀的發現,即便是他身處當時的處境,恐怕也會上了維迦的當。毫不誇張的說,一般的將軍根本跟不上對方的戰術思維。
“這是玩弄人心的魔鬼啊。”
坦尼爾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不僅將維迦當做畢生最大的對手,同時還將維迦視為阻礙王國崛起最大的敵人,因此他寫了一封信連夜寄送到聯合王國的軍部。
聯合王國是一個善於總結經驗的國家。
儘管他們在上一次戰爭中差點被滅國,甚至簽署了恥辱的割地停戰協議。
但是痛定思痛、研究出最新戰術,再加上因為戰爭全國開始團結一致、走出內憂外患處境的他們,已經不再是曾經的聯合王國。
再小的威脅,他們都會重視。
骨子裡的卑微,讓他們不敢小看任何一個對手。
戰敗的屈辱,讓他們將每一個國家都當成學習的物件。
因此當坦尼爾的一封信送至王國軍部,維迦這個名字第一次被寫上了王國內部的戰爭威脅榜,供王國軍的全體軍官參閱。又因為維迦兩次讓王國的高階戰略目的付諸東流,其威脅度高居榜單第5位,居於元首和幾位5星上將之下。
一夜之間,維迦之名響徹王國軍。
根據維迦的戰爭史,他還獲得了一個“親切”的外號——
戰爭魔鬼。
雖有天使的面容,卻是一個喜歡玩弄人心的魔鬼。
這是最新一期軍官月刊上關於維迦的長評,同時還用最大的篇幅介紹了維迦的大小事蹟,同時提醒每一個與之交戰的軍官,務必做到高度謹慎。
說出來似乎像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