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保國都替她累得慌了,又不是自己閨女兒,挑個差不多的人家就得了,至於上心到這種程度?
不過他心裡的意思就沒表現出來過,不然得叫人多想,覺得他這當長輩的,不重視趙晴這侄女兒,以免底下人怠慢了,所以他任她操辦去。
趙家跟錢家結親,媒婆兩家來回跑,腿都快斷了,總算把日子定下了。
定在秋後。
那是成親的日子,可三媒六聘,流程還得先走起來,等走完了,差不多也到日子了。
所以,唐妤還沒清閒,忙得風風火火的,陪嫁的箱子,自打趙晴兄妹倆接了進他們家,就提前讓木具鋪子那邊給準備起來了。
她忙的是給她置辦四季新衣裳,當然了,首飾也少不了,碗碟盆兒什麼的,也得要。
這些七零八碎的,不算上新房那邊要做的傢俱物什兒,光給趙晴準備的陪嫁妝,就裝了足八個大箱子。
她還準備了五百兩的壓箱底兒,想想又從庫房裡挑了根百年老參出來,給一併放進去了。
趙晴的親事,趙謙身為兄長,這嫁妝本該由他備的,可到底他也沒多少家底兒,掏不出多少銀子,叫他新婦來準備,也備不出這麼體面的嫁妝。
為了妹妹出閣後的實惠日子,旁人一些風言風語算什麼呢?
趙謙一點也不把面子當回事兒。
趙謙新婦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嫁妝是要花銀子操辦的,能省一筆多好?也不是她摳門兒苛刻小姑子,關鍵是家裡頭,花銷不少,家產還不豐,就二十畝地,還是叔父那邊給的。
當然了還有個兩進的宅子,就是他們現在住的這處。廣陵擴建後好,民居也建起來的,叫城裡百姓置換了,衙門裡一干官吏,除卻位置等大小不同,也都各自分得一套。
趙謙也有一套,不過礙地位,只一套很小的。
賣?是不可能的,衙門也不肯叫你賣呀。
所以,那宅子他們不住,就只能租出去收些租子。
這衙門那邊就不多管了,畢竟,大家都這麼操作的。
當然了,趙保國也不是把趙謙光溜溜的打發出門的,田地有給的,宅子也有給的,銀子也給了一千,安家費。
擱鄉下人花用,都能花上一輩子,還不定能花光。
但城裡開銷大,這點銀子,正經花了,其實也不能頂個十年八年的。
再多也不夠呀,畢竟成家了,以後得有孩子,有了孩子,肯定不止一個,孩子長大了,要麼進學,要麼習武,那是錢,讀出什麼了,往上考也得要錢。
喜歡父子倆的穿越日常請大家收藏:()父子倆的穿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