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跟玉米,是套種的,就三十畝地。
先收玉米,然後再收大豆。
三十畝是不算多的,畢竟山上人口多,一人在前頭把玉米杆子從根那兒一踩下去,後頭就有接著上手去把那棒子給掰下來,然後直接扔背上揹簍裡,等揹簍裡一滿,立馬就有人過來拿空簍子換了,跟流水線一樣,中午半點不用換趟的。
也是人多,才能這樣幹。
雖說玉米都老了熟了,可總有些生得晚,相對比較嫩,用指甲一掐,還會爆出玉米漿子來,這樣比較嫩的玉米,就拿出來單獨放的。
猛叔他們可沒少吆喝不許偷吃,回頭等收完了,再按人頭分配的。
用清水煮了,還能吃個熱呼的,這生的再好吃,還能有熟的好吃?
不過饒是他再怎麼吆喝,也總有嘴饞的,偷摸掰著一個,立馬就揹著人啃了,還跟前頭踩杆子的分著,倆人一塊和偷嘴,誰也告不了誰的狀,偷吃了心滿意足,再對視一笑。
至於細嫩的玉米杆子,就不管了,孩子們都精明著呢,老早就它撅下來,一節節的杆子,跟甘蔗似的,味兒甜滋滋,擱牛角山上幾個月,是真沒什麼零嘴兒,這會拔了皮一啃,就覺得好吃得不得了。
特別受小孩子的歡迎。
這玉米地收得也快,還是那句話,人多力量大。
很快就收完了,然後運到曬場上去曬著,接著那玉米地裡套種的大豆,也得收了,等到曬場上的玉米只有一半還沒入庫時,大豆也收完了,也運過來暴曬。
糧食一收完,該分就得分了,除了紅薯量大又不好儲存暫時不好分配,其它的能分都分下去了。
不管是玉米還是大豆,比之往年都減產了十之二三,可再減,總標準還在那裡,也足夠他們村民們吃上一年的了。
這也是現代化文明的優勢,要擱古代……精耕細作下來,這畝產不過兩三百,像這樣隨便弄弄的,畝產再百多斤……別說吃上一年,這兩個月都挺不到哪。
糧食都收了,等到玉米再曬乾,村裡就開始分配了,除了紅薯花生暫時不分,這倆是不好分,紅薯是分了沒地兒擱,花生種了十三畝地,攏共收了才一萬出頭呢,這分下來,一人就十二斤,叫人咋吃?
還不如回頭想法子榨了油,再另行分配。
對於紅薯跟花生暫且不分,村民們都沒啥意見,畢竟花生這分了也沒多點兒,難不成拿來當零嘴兒?既然村幹部們說了想法子榨成油,那就等著唄。
喜歡父子倆的穿越日常請大家收藏:()父子倆的穿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