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山上地少,村裡人又多,所以……這種莊稼,就得可著那產量高的來,紅薯那是改良了不知道多少回的,這產量年年往上增,到這年頭,均產量都每畝七千了。
還聽過有些地方那最高產量,都一萬出頭了,不過他們這邊也種紅薯,反正……精心伺候著,也沒見有那麼大產量的,頂多哪年年景好些,有些老農家的,能躥到八千出頭上去。
這產量,比不過傳說中的最高產量,可也夠叫人開懷的。
因為產量的原因,村裡分出來種糧食的地,就有四十畝,全種上了紅薯,這會兒還沒收,也不知道這產量能有幾千,畢竟……種得較晚,還沒怎麼施過肥,估計得往下減減,不再怎麼減產,好歹標準在那兒擺著,再低也比其它糧食要高些。
對於紅薯地,大家夥兒是抱著極大期望的。
小麥的產量,就不太如人意了。
往年均產一千三的,這兩天一收,具體的沒稱,可都是老農了,估一估,也能估出個大概,將產都不足八百呢,就七百多,這產量減得比較嚇人。
不過也能理解,畢竟……以往是精心伺候,如今這種得晚些不說,連肥料都沒有下過,就農家肥澆上一澆,產量減少也是正常。
正常是正常,可心裡不太爽那也正常了。
小麥是種了二十畝地的,按畝產七百算,這二十畝總產加起來,才一萬六,離兩萬都差四千呢。
這數字看著就不怎麼叫人高興,老支書可一個勁兒的發愁:“早知道,就全種紅薯了。”就是再多種些玉米,也比種這麼多小麥強。
畢竟二十畝地呢,這種小麥的收成,跟種其它的收成,差也得太離譜了。
猛叔也嘆著氣,糧食減產是早有預料的,可他也沒想到,能這麼誇張。不過就算早預料到,這小麥還是得種的,不可能全種土豆紅薯玉米,畢竟……小麥才是正經主食,少吃是可以的,但一點不吃,那人也受不住,這一天到晚不是啃紅薯,就是啃玉米,誰受得住這個?
紅薯吃多它還燒心呢。
主要,誰家能沒個老人呢,年輕人或者能扛著一扛,可不總能受屈上頭的老人吧?還有底下的孩子們。
該種,還得種。
回頭收了玉米磨成粉,到時候小麥再一磨,兩廂摻合著吃,總比全吃玉米強,當然這就是年輕人的事兒了,像年歲的大的老人,肯定是要吃細糧的。
二合面什麼的,也怕胃裡難消化。
土豆種面積,跟小麥是一致的,不過收後這產量,可比它強了太多。均產量也是高達九千,最高聽過一萬多的,這回收了再估估,減產是照樣減了的,可比起小麥來,還是強出一大截。
他們這山上,就是隨便種種,什麼精耕細作,沒那條件了,也沒那工夫。就這……還畝產六千多呢,二十畝加起來,算六千一畝,那也十二萬了。
跟一萬六的小麥比起來,這數量就很有些看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