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發展需要錢,西方國家顯然不願意給自己培養出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他們更關心對烏克蘭進行所謂“民主啟蒙”,拿它當棋子遏制俄羅斯。
那麼跟俄羅斯合作?這更是不可能,兩個民族之前就有矛盾,後來烏克蘭為了從蘇聯獨立出來跟俄羅斯鬧得很不愉快。
烏克蘭當時的領導人跟葉利清鬥氣那是相當激烈!
在公開辯論時,他們互相叫喊:
“我們不給你發動機!”
“那我們不給你天然氣和石油!”
“那我們就再不給你糧食!”
………………
這場面猶如小孩子打嘴仗。在國家大政方針上,如此做法自然不會帶來好結果。
既然沒人幫助烏克蘭,那就自己搞錢吧,在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地方領導人當了總統,跟當時的俄羅斯同行葉利清一樣,他堅定地相信,要想讓烏克蘭的經濟走出蘇聯末年的停滯狀態,就必須來一劑猛藥!於是,烏克蘭學著俄羅斯,大搞“休克療法”。
然後,順理成章地,烏克蘭的下場跟俄羅斯一樣了,經濟從停滯變成了徹底的混亂,物價飛漲、貨幣貶值,大量的工業企業停工,民怨沸騰。
要說唯一的“收穫”,就是部分蘇聯時代的高官藉機利用自己的權勢搖身一變,成了寡頭。
因為經濟改革失敗,這位總統只能灰溜溜的下臺。
隨之上臺的人叫庫馬,他對俄羅斯的態度不錯,烏克蘭的企業曾經差點就緩過一口氣來,可是“差點”和“成功”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這個庫馬本人並非什麼清廉人士,大權在握之後,他任人唯親大搞關係,不過他對俄羅斯態度很友好,想要恢復之間的關係,結果西方人不幹了。
西方國家看見棋子倒戈,那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趕緊利用烏克蘭剛剛學到手的議會體制,把一個放心的人扶植上了總理寶座,這位就是扎連科。
在庫馬時代這位扎連科他就是副總理,他在擔任副總理和總理的時間加起來不過兩年多,可就是這兩年多,烏克蘭經濟徹底落入深淵。
早在上臺前,他就利用跟總統庫馬的緊密關係伺機大肆侵吞國有資產,當上副總理、總理之後,更是扶植了一批能源方面的寡頭作為自己撈錢的“白手套”。
九七年,總理扎連科跟庫馬鬧翻,最終丟了官,不得不逃亡海外。這時,他已經聚斂了數億美元的鉅額財富!
在工業轉軌急需資金的關鍵時刻,如此鉅額的資金被貪官寡頭們侵吞,無疑讓烏克蘭喪失了極為重要的發展機會。
對烏克蘭,這可能是重現輝煌的唯一生機。
扎連科跑了,他扶植起來的寡頭們還在,並且繼續操控著烏克蘭的經濟命脈。
比如,號稱“天然氣公主”的季莫身科就是其中之一。
在扎連科的庇護下,她不僅成為烏克蘭屈指可數的幾名寡頭之一,而且還踏入政壇,當上了總理。
其他寡頭自然也不會閒著,各自玩的很愉快。
烏克蘭所有州的州長基本都是大富豪,四百五十人的議會里有超過四百人是百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