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財,你這麼說也對,我看這樣,你兒子明凡很不錯,他原來就是副廠長,現在又暫時負責管理工廠,這個廠長就由他來當,我還會派幾名大學生到你的廠子來,幫助你們製造零件,工資不用你們發,你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用最快時間讓機器啟動起來。”
熊懷志說道。
“嗯,師傅怎麼說就怎麼辦。”
孫福財點頭道。
“這是我的學生陳凡,等你們工廠可能開工後,他就會和幾名學生一起過來,負責技術方面的工作,你一定要配合他工作。”
熊懷志把自己的學生陳凡介紹給孫福財。
“小師傅好!”
孫福財立刻向陳凡鞠躬道。
“哎呀!孫師傅您太客氣了,不敢當,我不敢當呀!”
陳凡連連擺手。
“有什麼不敢當的,你也是我師父的學生,還是大學生,我當年只學到了師父的兩三成本事,你一定是比我強的,當我半個師父絕對沒問題。”
孫福財鄭重的說道。
“嗯,這個孫福財看來不是個頑固的人,相反,他的心胸還很寬廣,他能全力支援陳凡的工作,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劉琅對這個孫福財的表現很滿意。
在來之前他們幾個人就已經打商量好了,如果三廠符合製造要求,那陳凡就要長期在這裡住下,負責零件的技術檢驗工作,但是劉琅也知道,這個時代的工廠工人沒什麼文化,平時說話罵罵咧咧,這樣的人可不管你的學歷有多高,只要看你不順眼就要跟你幹,正因為如此熊懷志才會要讓孫福財出來主持,只要他支援陳凡的工作,那些工人就不會太過分。
現在孫福財的表現出乎他們的意料,乾脆提出了不幹這個廠長,讓年輕人去當,他只負責帶領工人們幹活,還對陳凡很尊敬,可以看得出來,三廠這一次的衰敗對他很有感觸,能在失敗中總結出教訓的人,在這個時代已經很不錯了。
劉琅可不僅僅是想讓三廠代工而已,他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那就是讓三廠成為一個有潛力的好企業。
這並非是劉琅“白日做夢”而已,在前世就有和三廠同樣的例子。
也應該就是在這個時候,魯東省有一家生產電冰箱的企業面臨同樣的窘境,企業產品嚴重積壓,工人們連工資都開不出來,這個時候有一位名叫孫瑞敏的人站了出來,成為了這家企業的廠長,他制定新的工廠規則,創立的品牌戰略,決心打造一個享譽全國的品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寧可把七十多臺有著缺陷的冰箱當眾銷燬,要知道那可是在八五年左右,七十多臺冰箱代表著可是十多萬元的資金,結果全部被他砸沒了,這件事情在這個年代幾乎是為所未聞的。
孫瑞敏正是有著如此大的決心,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就把這家企業從瀕臨破產的邊緣帶到了國家知名品牌的高度,直到三十多年後,這家企業依舊是國內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孫瑞敏也得到了巨大的榮譽,成為了國家,乃至世界範圍內的知名企業家,而那由兩個小孩子組成的“海爾”品牌也走向了世界。
同樣的企業、同樣是最基層的年輕人,同樣站在了改革開放的岔路口,這孫瑞敏能夠做到這一點,難道孫明凡就做不到嗎?
或許孫明凡的個人能力比不上那位孫瑞敏,但他能在企業最危機的時候敢把這個爛攤子接過來,這就說明他對企業是有感情的,這就具備了一個成為企業家的素質,至於說個人能力,在這個時代誰比誰強?就是孫瑞敏也不是一天就成為知名企業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