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小朋友劉琅生活快樂,早日成長,成為國家的棟樑。”
落款是吳長樂,後面還有電話和他的地址。
“謝謝吳爺爺,這個本子我會好好儲存的!”
劉琅接過來放在了衣服兜裡。
“嗯,那我走了,希望我們還有見面的機會!”
吳長樂對著劉琅擺了擺手轉身離開。
幾個人又去前門樓子溜達了溜達,逛了一趟附近的衚衕,在附近找了個小飯店吃了點東西,一直到晚上八點多鐘才回到了招待所。
在阜城,晚上八點多鐘街道上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人了,可在首都,雖然比不得二三十年後,但明亮的馬路上也有不少人,大多是年輕人,這些人拿著雙卡錄音機聽著鄧麗鈞的歌曲,在公園裡還有的人彈著吉他。
在教委招待所附近有一個小公園,劉琅聽到裡面傳來了歌聲。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不要問我從那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為什麼流浪遠方,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
這是灣灣省那位叫做三毛的人寫的歌曲,現在已經傳入了內地,婉轉幽怨的曲調讓內地青年為之陶醉,改革開放,首當其中的就是文化的開發,不光是灣灣省的民謠歌曲,還有西方的搖滾樂,現在都已經逐漸在年輕人之中紮下了根鬚,只等著發芽長成蒼天大樹。
第二天,幾個人又去了故宮,見識了古代帝王居住的“豪宅”,巨大的故宮讓他們震驚,幾個人足足逛了一上午的時間才從後門出來。
中午吃過了飯,幾個人又商量要去頤和園玩一玩,對於外地人來說,他們只知道首都有故宮、天安門和頤和園。
可一打聽,頤和園距離這裡非常遠,都不通公交車,還要座長途客車才能到達,魯明志還說晚上要請他們吃飯,這件事萬萬不能耽誤,所以這頤和園就不能去了。
王抗日突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去天安門看到了不遠外的偉人紀念堂,幾個人立刻決定去瞻仰一下偉人的風采。
這偉人紀念堂裡有著偉人的遺體,被放在了一座水晶棺材之中,這個時代水晶棺材還是對外開放的,到了二十多年後,水晶棺材就被封存,外人再也看不到偉人了。
劉琅對偉人也充滿了崇敬,也想親眼目睹下偉人的遺容,很快,幾個人就到了紀念堂,買了票後走了進去。
紀念堂里人不多,顯得異常肅穆,在水晶棺材旁還有站立著手拿“刺刀”的軍人,一個個身材高大,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十幾個人排著隊從水晶棺材前緩緩走過,劉東來領著兒子很快也來到了水晶棺材旁邊,不過這口棺材實在太高了,劉琅墊著腳也看不到裡面的偉人,用手拉了拉父親,讓父親把自己抱起來,父親也想把兒子抱起來,可是看到身邊就站著一個軍人,手裡那明晃晃的“刺刀”格外的刺眼,他被嚇的心裡一哆嗦,而後面的人此刻也走到了他的身後。
“走走,趕緊走!”
劉東來心慌不已,急忙帶著劉琅離開了這裡,很快就走到了出口位置。
“爸,我什麼也沒看到呀!”
劉琅白了父親一眼埋怨道。
“兒子,你沒看到剛才那個站崗的軍人在瞪我們?到了這地方咱們可要小心,萬一得罪了那些站崗的軍人,人家要是開槍可怎麼辦?”
劉東來此刻還心有餘悸。
“好吧,那我們走吧!”
劉琅很是遺憾,自己這輩子也沒親眼看到偉人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