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雄起澳洲 > 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收

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收 (第1/2頁)

推薦閱讀:

1795年4月,北半球春意濃濃,萬物復甦。

但南半球的大明,秋風送爽,田野金黃。

從北到南,大明本土的氣候特徵依次是熱帶草原、熱帶沙漠、亞熱帶草原、地中海、溫帶海洋。

東邊因為有大分水嶺,所以比較特殊。北部是熱帶雨林氣候,南部是亞熱帶溼潤氣候。常年溫度較高,降水偏多。

因此,大明的農作物種植,也根據氣候特徵來。

目前大明的三大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

水稻分為秈稻、粳稻、早稻、中晚稻、糯稻、非糯稻。除了食用,還可以釀酒、製糖,成為工業原料。

它原產於中·國,是世界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如今大明栽種的水稻品種,主要是秈稻和粳稻,生長期在一百天以上。

秈稻的特性是耐溼、耐熱、耐強光,種植範圍在巴布亞、帝汶、爪哇、蘇門答臘等海外離島。

粳稻耐寒、耐弱光,但不耐高溫。種植範圍在大明本土的南海省、南方省、光復市等臨海臨河地區。

稍遠一些的紐西蘭島,也在推廣種植,只是範圍很小。

總的來說,還是以海外離島為主,本土為輔。畢竟大明的氣候、水土,不符合水稻的種植條件。

兩者相比,秈稻的產量低,粳稻的產量高。但前者對病蟲害的抗性較高,在南洋地區,常常一年兩熟到三熟。所以總產量比粳稻高。

大明的農業司,也對水稻品種進行了改良。但到底缺少相關專業人才,所以取得的突破不大。

而小麥起源於中東地區,是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品種有春麥與冬麥、硬麥與小麥。

它是一種溫帶長日照植物,適應的範圍在南北緯17度50度。從平原到海拔約四千米的高原,都可以廣泛種植。

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

所以在食物界,用途很廣。

磨成麵粉,可以製造麵包、油條、煎餅、年糕、意式麵食等食物。發酵後,還可以制酒及生物燃料。

它的產量,幾乎都可以食用。而水稻脫殼成稻米,產量會銳減30,這還是一般情況。

所以在大明本土的南迴歸線以南,都種上了小麥。

玉米則原產於美洲,品種按顏色分類,有黃玉米、白玉米、黑玉米、糯玉米、雜玉米。

大明對所有品種都有種植,但種得最多的是黃玉米。

它的生產期很短,主要分佈於熱帶和溫帶地區。富含礦物質、蛋白質、還能抗衰老,雖不如小麥那麼全面,但單方面的營養價值,卻遠超小麥。

人經常食用的話,有利於健康。

並且工業上,也有較廣的運用。

再加上不挑地,單產量不低,所以大明,也大力推廣。

但大明的人口中,以華人、南洋土著、澳洲土著為主,習慣食用稻米。他們加起來的人口,佔了大明總人口的78。

因此單產量雖不高,但種植面積最廣。

而食用小麥的以歐洲移民為主,佔總人口的7。種植面積第二,但總產量第一。

至於玉米,食用的都是美洲移民。他們在大明人口比例中,連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種植面積最小,總產量最少。

古往今來,秋收都是一件大事!

特別是對於糧食一直依賴進口的大明,更是重中之重!

最新小說: 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 雄霸天下三國魂 重生之金瞳妖妻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全能系統之大秦國師 亮劍之從警衛員開始做大做強 大暴君之異世帝國 我!專殺系統 額是蔣門神 從召喚開始的末日生存 大秦:我高要君臨天下 怪帝邪相 抗日之奪寶奇兵 逐鹿北朝 末日大秦:帶著秦始皇吃雞簽到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旭天紀 北宋大畫師 抗戰之最強戰兵 美利堅科技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