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致決定,對華人的徵兵條件給予適度放寬,一個旅的比例中,華人最少要保證七成以上。就算達不到,也寧可空缺,決不能讓大明四大旅變得不純粹。
在這樣的刻意放水下,只要去報名的華人,耳不聾眼不瞎,不缺胳膊少腿,基本都錄了。而那些澳洲土著和南洋移民,則經過十分嚴厲的篩選,唰了一大半的人。
當招兵還在按部就班的進行時,總統府也在召開常務會議。
其中,就討論到了古力楊的計劃。
“各位,你們對古力楊同志的計劃有什麼看法?可以放心大膽的提出來。”。楊崇唸完古力楊的信,炯炯有神的看著在座的各位內閣成員。
眾人聽完,都開始埋頭沉思。
其實古力楊這個計劃,也不是沒人想到過。只是考慮到可行性和對英國的忌憚,所以沒人提出來。
但現在,據古力楊的信上所說,英國人已經翻過大分水嶺,出現在海河鎮的地盤上了。
無論英國人是有心還是無意,無論來的是囚犯還是軍警。既然他們能翻過大分水嶺,那就說明大明和英國的接觸可能提前了。
雖然大明出版的地圖上,刻意模糊了大風水嶺東邊的地界。但英國人也不是傻子,稍稍找人在大分水嶺走一遭,就能探個明白。
所以古力楊這個計劃,提得很是時候。
按照他的意思,可以將那些翻過來的英國人利用起來,讓他們回去蠱惑東邊的英國人,將那點殖民地上的人口都吸引過來。
以英國和大明的距離,短時間內,就算殖民地的官員發現情況不對,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而且英國在大分水嶺東邊的人口不多,才千把人。且當地殖民歷史尚短,自然條件惡劣。
如果讓他們知道大山這邊的大明不但有富裕的金礦,還允許他們加入大明,成為一名淘金者。那這些本就是囚犯的英國人,肯定毫不猶豫的加入大明。
畢竟囚犯和國民的身份擺在一起,孰輕孰重?誰都能看清。
這樣一來,英國的殖民地還能維持下去麼?
只是古力楊考慮得並不是那麼長遠。假如英國人惱羞成怒,對大明宣戰的話,那該如何收場。
而這,就是當下所有人在考慮的。畢竟做事要想到後果,身為大明最高的領導層,眼界要比常人看得寬,看得遠。
作為大明鷹派代表的劉衛國將軍,第一個站出來支援古力楊的計劃。並明確表示,只要英國敢找大明的麻煩,那他必定率領人民軍,讓英國人知道厲害。
只是這樣的保證等於什麼都沒說。畢竟英國人都打到頭上來了,你這個共和國的大將軍,就是不上戰場也不行啊!否則在座的各位,一定會讓他知道什麼叫責任和義務。
不過有他開頭,會議的氣氛倒是慢慢活了起來。眾人開始你一言,我一言的說著各種可能性,並對此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意見。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