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鹿:“為何要藏在吊頂上?”
楊秋實不答,只是在地上翻看著這些東西。好多年沒有看了。
其中有一篇日記:1997年,星期五。
這期的體育沙龍的名字叫做《往事歌謠》……
我想發表我的看法,時光飛逝,轉眼已是1997年,從我迷上足球的那一刻起,我僅看過一部足球影片《球迷心竅》,雖然他的製作比不上用三維動畫加上籃球巨星拍成的《太空大灌籃》,但該片留給我的印象絕對比喬丹深。
《球迷心竅》那最後一幕,“左邊鋒,凌空訴衷情”我至今記憶猶新,為什麼呢?因為我看到了一種精神,一種包容萬物的氣度,使球迷看到了希望。
再聯想各種商業片,鋪天蓋地,想靠獵奇,刺激,吸引觀眾,而真正反映一種精神,給人希望的影片少之又少,體育片就更少,再看當今足壇,投資商多,唯利是圖者居多,真正懂足球,願為足球放棄的眼前皮毛之利的少。
當我們把目光對準20歲上下的健力寶青年隊時,有誰去看中國少年隊了3:1力克韓國捧回亞洲冠軍?
有誰去掏錢,為三線少年隊員創造好條件?僅有幾家,大連萬達,八一等。
中國人的眼光必須長遠,眼前的人們終究會厭倦,只有精神才是永存的,體育如此,世界也如此。
……
看著楊秋實沉浸在回憶裡,眼角好像有淚光。
真是位感性的老師啊…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能這樣!胡鳶跟他一起翻看著他的這些剪報。有紅星隊,八一隊…
還有他寫的一篇一篇關於足球的日記,心裡只是想著,這些東西,為什麼要藏於吊頂之上…也尷尬於自己好像窺探了人家的秘密一般!
畢竟日記這種東西,都是不愛給人看的?
張鹿不能理解這一代“鐵桿球迷”的心情,但是知道楊秋實最終一定會失望,因為他再等個十幾年…也改變不了。
想要有體育競技片,少之又少,十幾年後都少。因為沒有投資價值,你還想拍個足球片?!
更多的片子是言情片啊,抗日神劇啊…
而讓少兒看的動畫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什麼喜洋洋灰太郎啊,什麼巴啦啦小魔仙,美少女戰士……總之亂七八糟的吧。
有一回讓張鹿樂了,一個案例有孩子看了超級飛俠,夢想去送快遞的!好吧,也行。
她也開始做思考,覺得老鄧說得對,足球,要從娃娃抓起。但是怎麼抓起,不得不說,楊秋實日記寫的很有道理。
應該多一些關於足球的好片子,好動畫。好的環境,好的文化傳播,就能夠篩選出那些熱愛足球的孩子們。中國的足球才會有希望。
張鹿:“既然這麼有夢想,就是自己的寫啊,自己做編劇,寫一本中國的《足球小將》出來!”
胡鳶:“哪裡那麼容易啊?”
當然不易!這條路很難,就像中國足球的萬里長征一樣,但是既然有夢想,就要去做啊!萬一實現了呢?
張鹿和胡鳶不知道的是…他們隨意的一句話,卻影響了楊秋實的一生…
喜歡重生之不負青春時光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不負青春時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