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吃了一頓彩色元宵。
李俊和兩個孩子早就嘗過了,雖覺得很好吃,但也不再認為有多新鮮。可是,孫老頭卻是頭一次見,激動地像一個孩子。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孫老頭跟李俊或者文秀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始終是長輩,有他在的這半個多月,府裡的氣氛倒是比之前還要熱鬧。
孫老頭心裡也樂呵,為自己之前做的決定而高興。若不是自己厚著臉皮要跟著李俊來永安城,他今晚又是孤獨無依。
好啊,真好!
正月十六一早,李俊便啟程回京了。
文秀雖然勸他回去,但心中卻是捨不得。牽著兩孩子送了李俊出門,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在府門口站了許久。
李俊是一個人上路的,把唐元和曾逸都留下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誰也不敢保證京城那邊的人不會趁他不在而不動手。
文秀其實也擔心他在路上的安全,但他再三保證暗中有人保護自己後,這才讓文秀放下心來。既然有人暗中保護,他再小心一些,應該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了。
雖是如此,但李俊回京的路上同樣遇到了三批殺手,不過他身手不凡,暗中保護的人也不是泛泛之輩,躲過了三次刺殺,安全抵達京城。
李俊走後這幾日,樹兒倒沒多大改變,上學堂、練功、讀書認字兩不誤,但桐桐卻明顯比以往安靜了一些。每晚吃飯時,總會看看爹爹坐的位置。
這是李俊第四次離開家。
“娘親,爹爹會不會不回來了?”
孩子還小,不算她在娘親肚子裡那一次,已經有了兩次分別。她內心還很恐懼,沒有安全感,她始終擔心著爹爹離開了,不會再回來,或者,他會離開很久。
文秀也不敢保證李俊會離開多久,雖說他已經各種承諾會盡快趕回來,可實際上,誰又知道呢?京城不同永安城,一個“李將軍”的名頭便能大吃八方。京城裡有皇帝,伴君如伴虎,若不謹慎惹怒龍顏,那就不是鬧著玩兒的了。
這便是她勸他回京的主要原因。
樹兒見娘親有微微猶豫,緊了緊手中的筷子,看向妹妹,認真的保證道:“爹爹說話算數,肯定很快會回來的。你要乖乖的聽娘親的話,否則爹爹回來,我可是要告你狀的。”
文秀:“”
桐桐聞言,大眼睛倏地看向哥哥,眉眼低垂,顯然沒想到哥哥還會告狀,瞬間不高興了,嘟著嘴道:“我可乖了,你不信問娘親。”
文秀被拉來當證人,只得兩邊和稀泥,笑著道:“嗯,桐桐最乖了。不過呢,樹兒也要時時刻刻監督妹妹,萬一妹妹什麼時候不乖了呢?”
“嗯,我知道了。”
“我肯定會很乖的,我要等爹爹給我從京都帶好吃的回來,哼!”
為了好吃的,她一定會很乖很乖的。
文秀心裡直樂,這輩子有這麼可愛的閨女,她也就知足了。
樹兒聞言,嘴角微微淺勾,但立即又怕被人發現自己在戲弄桐桐,連忙端起碗喝湯,擋住了自己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