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見文秀“如臨大敵”一般,覺得有些好笑,忍俊不禁的看著她,但是,很快他自己就笑不出來了,他發覺自己竟然有種重重的失落感。
因為,嫁女兒嗎?
“李夫人在家嗎?李夫人”
院外傳來一聲喜慶的聲音,悠長而清脆,這聲音一聽就好聽的緊。
桃紅早在院裡候著了,聽見聲音,連忙迎了出去,裝作不知一般問了幾句後,這才將人迎進了堂屋。不過,如果仔細點卻是能發現她眼底的激動和欣喜的。
桃紅迎人,青梅泡茶,喜婆進了堂屋,另外八名挑禮品的漢便安排在了院內,一人上了一杯茶,端了兩盤果花生果仁什麼的請他們吃。
漢們雖然在鎮上做工,但底裡是莊稼漢,這會兒見到鄉下竟然就這麼豪氣的房,四顧環視之後忍不住嘖嘖稱贊。
男人們的嘴有時候比女人還要多,光是見到青磚大瓦房和水磨石地面後,眾人心裡瞬間明白大少爺為什麼娶鄉下姑娘了。
喜婆進堂屋後,文秀和李俊得了“稟報”,也出來了。兩人作為李麥穗的親人和長輩,雖然不是自己所出,但在她的婚事上絕對不會馬虎了去。
文秀不是第一次見喜婆,畢竟上次楊氏帶來惡心膈應她的那個喜婆她後來還見過兩三次,所以印象就格外的深。眼前的喜婆跟之前那位相差甚遠,可能是城裡出來的,模樣打扮都喜慶,讓人看著就很舒服。
不過,倒是還有一樣是共通的——一張嘴都特能。
喜婆做媒也不僅僅是靠一張嘴,也要看自己的眼光和見識,若是良人配的好,自然口口相傳。若是配的不好,那就是被人唾罵,名聲可就壞多了。
馮家既然請了這位鵝蛋臉,細長眼眉的喜婆,想必這位喜婆名聲很大,文秀等喜婆把李麥穗誇完,又祝福了這段姻緣後,這才開了口:“喜婆的是,咱家麥穗就是頂好的。馮家雖然家大業大,但是,我們家也不差。”孩都是自家的好,更何況的還是事實,為什麼不誇?至於為什麼要可以提一提“我們家也不差”,那純粹是為了給李麥穗長臉。
“是是是,李夫人的極是,所以啊,這段姻緣天註定,李姐和馮大少爺可不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
喜婆來之前跟門外的漢們有同樣的想法,馮川未點名文秀的身份,她自然就納悶兒馮家大少爺怎麼會看上了鄉下姑娘。可進了這院門之後,她才幡然醒悟,這家人隱藏的極深,或者有些事是她自己不知道。不別的,光是這房和地面以及傢俱,便能看出這家人不簡單。
不管李姐相貌如何,光是從這家境上看來,雖然一個是鄉下姐,一個是鎮上少爺,但也是絕對相配的。
文秀誇耀自己的閨女如何好,喜婆想通之後當然是一陣誇。
李俊一個大老爺們兒不太適合插嘴,便一個人坐著喝茶,但一雙耳朵豎著,卻沒放過喜婆任何一句話。若是馮川不夠真誠,其他的也不用了。
喜婆又同文秀了幾句,然後才把今兒個來提親的禮單遞給了文秀,“夫人,這是提親的禮單,你過過目。馮家是很重視李姑娘的,這份禮單啊,在老婆這兒可是頭一份兒。來,你先瞧瞧。”話落,也不知想到了什麼,最後又補了一句:“要不,老婆報給你聽?”
她這是擔心文秀不識字呢!
文秀順口道了一句“不用”,接過禮單看了起來。她是不懂古代迎親嫁娶的繁文縟節的,心裡嘀咕的厲害,但面上依舊是一副鎮定自若的樣。看完之後,她將禮單遞給了李俊。
喜婆看的突突的跳,這是不滿意?
李俊冷著臉接過禮單,仔細的瀏覽了一遍,微不可聞的“嗯”了一聲,算是應允了。
文秀心裡鬆了一口氣。
“李夫人,可還滿意?”
“有勞了。”
喜婆一聽這話,歡喜的站了起來,茶也不喝了,天兒也不聊了,了一番客氣話後,謝絕了文秀的留飯,道還要回馮家報好訊息呢。
臨走時,文秀將之前準備好的黃紙遞給了喜婆,將人送出了門。
黃紙上寫有李麥穗的生辰八字!
文秀把人送走之後,回屋告訴了李麥穗一聲,這事兒自己和她三叔都應了。然後,又了宋曉月生産的事,便匆匆往王家跑。
李麥穗要跟去,但被青梅給攔下了。她們聽府裡的婆婆,女人生孩多有汙穢之物,看不見摸不著,沒成親的姑娘就別去湊熱鬧。
古人迷信,青梅如是,李麥穗只好無奈的留在了家裡,不過心裡卻緊張的很。
文秀跑到王家時,王燕青正在院裡來回徘徊,緊張的不得了。他一張臉慘白,滿頭大汗,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在生孩。
文秀見他緊張的樣兒,頓覺有些好笑,但卻有些心酸,想想原身生産,一胎還是兩個寶貝,李俊當初又不在家,還有吃人的李家人
正胡思亂想之際,只聽見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片刻後産婆便開了門,高興的報喜道:“生了,生了,母平安,是個大胖。”
首 發更 新 . gz bp i. 更 新更 快廣 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