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喔!”
在方白演唱完之後,舞臺一下亮了起來。
只見陳月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了舞臺中間,對著鏡頭,對著所有人,鞠了一躬。
“請你聽聽我的真心話!”
“你每天看著我長大!”
“但是你是否瞭解我內心矛盾的對話!”
“你板著臉孔,不屑的對著我看!”
“我的視線沒有勇氣,只好面對冷冰冰的地板!”
……
這就好像曾經的自己,什麼樣的音樂能夠打動人,那就是帶著最真摯感情的音樂,單純清澈的天籟之音,卻帶著一種傷感到極致的述說,那種壓抑的感覺。
在陳月的述說之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一股處於青春期無奈的感覺,無助,孤單,沒有任何人能明白自己需要什麼。
所有家長都打著為孩子好的藉口,一次一次將所有的事情都蠻橫的做主了起來。
這些話伴隨著所有的孩子升學、擇業、戀愛……每當面前出現岔路口的時候,就會聽到各種‘為我好’的道德綁架。
而對於父母來說,在他們看來,他們就不會犯錯,他們永遠都是對的。
“課本寫說你們應是我最好的朋友!”
“但是顯然不是,我敘述我的故事!”
最容易打動人的故事就是能讓人感同身受的故事。
當鏡頭轉到陳月臉上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由心頭一堵,此刻的陳月的臉上早已經是滿臉淚痕。
如果我沒有遇見大魔頭……
那麼就不會有現在的陳月。
如果我沒有遇見大魔頭……
那麼很可能站在臺上的就不是我。
如果我沒有遇見大魔頭……
真的很慶幸,能在我最需要支援的時候,遇見你。
眼角噙著淚的陳月突然轉頭看了一眼正在唱歌的大魔頭,雖然哭的梨花帶雨,但是嘴角卻露出了一絲微笑。
而此時,許多正在電視機前觀看音樂會的許多家長此時都愣了愣,陳月的歌聲直接深入了他們的內心……這彷彿有聲的哭訴,讓他們聽的異常難受。
“是不是……我們真的做錯了?”
許多人都在內心不停質問著自己。
而許多觀看音樂會的觀眾,在聽完陳月的演唱之後,都不由內心對這個堅強的女孩生起了好感。
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打著‘為你好’的名義,這樣看起來,我們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哪怕錯了,也不是我們的錯,當我們說出為你好三個字的適合,是真的為對方好嗎?
還是僅僅想要證明,你說的才是對的?
很多的家長都沒有把自己的孩子當成過真正的人,覺得就好像在養寵物一樣,自己就應該主宰孩子的一切,在孩子沒有成年之前,一切都那麼的理所應當。
所以,當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後,很多很多事情,家長都覺得根本無法理解,站在他們的角度,根本不會去理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在他們看來,自己做的一切都沒有錯……
如果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是愛情的話,那麼母子之情,父子之情這種親情更能超越男女之間的愛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感情都需要打著為你好的幌子去支配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