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上說,楊順對這種高油大豆的催生和刺激,也是一種基因變異手段,和轉基因技術沒什麼差別。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杜邦公司發明了一種名叫Plenish的轉基因大豆,這個叫高油酸大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榨出來的油不含反式脂肪酸。
營養學家天天喊:“反式脂肪酸對健康不利,降低記憶力,發胖,血栓,冠心病,影響男性那方面的發育。”
所以,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油,價格都賣的特別貴。
普通大豆也能榨出不飽和脂肪酸,豆油成分中,油酸20%,亞油酸65%,亞麻酸10%,後兩者不穩定而且氣味和口感不好,還是油酸最好,橄欖油和茶籽油都是80%左右的油酸,這兩種油最貴。
好,接下來,杜邦公司投資了幾億美元的研發資金,透過轉基因技術,把普通大豆裡20%含量的油酸,產量增加到接近80%,而另兩種的含量大幅降低。
Plenish大豆打的廣告是“用大豆生產橄欖油”,這就是轉基因技術的力量,厲不厲害?
楊順也能做到,他刺激了普通大豆裡產生油酸的基因,增強亞油酸轉變成油酸的能力,抑制了亞麻酸基因的活躍性,達到與Plenish大豆相同的效果。
這是不是同樣利用了基因技術?
順便說一句,Plenish早就獲得了華夏的進口許可證,國內市場上許多高油酸大豆油,基本上都是這個品種。
老百姓害怕轉基因技術,是害怕杜邦公司除了偷偷改變這種油酸基因之外,還嵌入一些其他大豆以外的基因,而且潛伏期幾十年,影響下一代。
楊順對此無能為力,他也無法確定杜邦有沒有偷偷往大豆裡塞基因。
而且他自己改變這幾種油酸基因,也沒法向公眾解釋自己是安全的,或許,只能用諾獎這塊招牌頂著當盾牌吧。
到時候,他一樣也會遭到“他們”的抵制。
口水戰是避免不了的,而且很快就要打起來。
………………
“羅鄉長回來了!”
“看到老羅的車了,趕緊去他家打聽訊息!”
哐哐哐,一些人敲鑼打鼓,從鄉這頭傳到那頭,好多人騎上摩托車就往鄉長家裡趕。
鄉里好多老少爺們兒都聞訊跑來,堵在他家裡,摩托車把他家的院子都快停滿了。
“老羅,楊教授他答應沒有?”
“他什麼時候送玉米種子來?”
“嘿,這次咱們偷偷運種子,別讓隔壁兩個鄉又堵截了。”
“就是就是!”
“老羅,這春雨一下,就可以種了,你也快點吧!”
鄉親們都很著急,進屋就大大咧咧問起來,心急如焚,想多賺錢。
可羅鄉長端著保暖杯,喝了一口濃茶,環視四周一圈,不慌不忙說道:“今年春耕,楊教授不提供玉米種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