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領導們無計可施,叫人找楊順,找省廳,申請試點,結果連門都沒讓他們進。
再加上在鄉里也確實找不到故意躲起來的羅鄉長,問其他鄉領導就一推三不知,慢慢地,眾人徹底斷了這條心,大部分人最終都放棄了。
但有兩個鄉的領導一直沒有死心,正是大寨鄉的一左一右鄰鄉,大林鄉和下馬鄉,兩個鄉長湊一塊兒,商量了很久,終於想到一個好辦法。
設卡查車!
許多城裡人沒在農村生活過,可能不知道,有些農村很封閉。
村幹部,很多都當了幾十年,老了不行了退休,又把位置傳給兒子當,相當於是一家幾代人,當了幾十年的土皇帝。
別小看一個村的權力,尤其是靠近市郊的村莊,村幹部過得很滋潤。
國家修鐵路,修高速公路,移山毀田徵地,平墳移墳,超生罰款,土地流轉,農村合作社,新農村建房,各種拆遷補償,等等,都是村幹部說的算。
提這些,主要是想說明一件事,有些土皇帝在自己的範圍內,能做到一手遮天。
大寨鄉主要的運輸道路是省道S2492,大林鄉和下馬鄉正好一左一右,於是兩頭堵截,單向設卡,本地村民的熟悉車輛都放過,只查外地牌照車,或者陌生司機。
尤其是箱貨,大貨,是臨檢的重點照顧物件。
1萬畝玉米地需要20噸種子,要想進大寨鄉,不可能每次100公斤這麼用私家車往裡面運輸,必然要用大貨車。
只要查到玉米種子就盯上,想辦法跟車,找到對方在哪裡下貨。
只要找到負責人,他們就可以打感情牌了。
一哭二鬧三上吊倒不至於,但是可以安排一些窮苦農民代表來求楊順,求京城的專案組領導,這點他們還是做得到的。
6月底,連續查崗一週的大林鄉,終於找到蛛絲馬跡。
一臺20噸的大貨車準備運輸玉米到大寨鄉,司機絲毫沒有警惕,設卡警嚓問什麼他就回答什麼,而且警嚓抽檢了貨物,沒刁難就放行了。
這些人用電話聯絡,一路跟隨,招呼了許多農民,總共去了三十多個人,總算找到接收方,大寨鄉的羅鄉長。
20噸寶貴的種子到貨,停在大寨鄉種子站,就在道路邊卸貨,一溜的家用皮卡車運輸,500公斤,1噸這麼卸貨,裝好了就開走。
“看到了,看到了,那個就是楊順!”
“戴草帽的那個小白臉,對,就是他!老根叔,叫你們的人上!”
“上上上!”
兩個鄉長隔得遠遠的,拿著高倍望遠鏡,幾個電話一串通,大家開著各式農用車,麵包車,小卡車,將20噸糧食車圍住。
然後嘩啦啦,下來30多個苦哈哈的農村婦女,高齡農民,圍住楊順七嘴八舌,到後來,噗通噗通,一群人集體下跪,還要在塵土飛揚的路邊給楊順磕頭,長跪不起。
楊順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應對,趕緊把帶頭的老根叔,一個70歲的大爺扶起來。
大家都看到了,是老人家自己跪下去的,真不關他的事啊。
嗨,早知道會這樣,他就在身上紋個小豬佩奇了。
陸佳麗立刻叫來登記轉運的同事,羅鄉長等人也放下裝卸,帶著人過來,先把楊順保護起來,不準這些下跪的農民拉扯楊順的大腿和褲腳。
這是“農民的聰慧”,讓人頗感憤怒,可又無可奈何。
楊順無語了,陸佳麗不讓他說話,這種場面交給有經驗的農村官員處理比較好,這裡是大寨鄉,鄉長就在旁邊站著呢。
陸佳麗把楊順拉到大貨車後的偏僻位置,問道:“你剛才想跟他們說什麼?”
楊順道:“讓他們起來啊。”
陸佳麗道:“可你越是這麼說,他們就會越明白你的為難,知道你心軟,然後他們提出的要求會越多,價碼越高。”
楊順搖搖頭,忍不住笑起來:“小陸,你這把人也想的太壞了吧,他們能提出什麼要求?無外乎就是種子唄。”
陸佳麗反問:“沒錯,就是種子,他們要多少,你給他們多少嗎?七月中旬是最晚的播種時間,還有20天,你再去哪裡弄那麼多種子?”
“我那裡還有2噸備用的。”
“2噸給他們這兩個鄉了,其他鄉也要找你,怎麼辦?萬一全國農民都來找你,怎麼辦?”
“過了今天,他們找不到我的,我都回紅楓了。”
“他們去紅楓的植化所找你,跪在你的門口,不給種子不起來,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