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有個性的諾獎獲得者,這個名號楊順肯定跑不掉了。
普通老百姓覺得,呆萌的楊順很有趣,可同行就不這麼認為,尤其是種子公司的同行,看到新聞,眉頭緊鎖。
華夏是個農業大國,國內種子行業魚龍混雜,做生意的環境非常不好。
比如玉米種子這一塊,國內有1500多家公司在制種,即使是龍頭企業,市場佔有率也只在58%之間,整個市場非常分散。
國內糧食行業,玉米一直是供大於求的狀態,這個情況首長說過很多次。
這也導致國內多家公司為了不破產,只能拼命殺價,走量,每年都要溢位25%的供應量,造成巨大的浪費不說,還提高了運營成本,沒一家公司日子好過的。
另外,國產種子又拚不贏合資公司,尤其是杜邦先鋒,孟山都這些合資公司,真的很厲害,國內公司單品毛利率30%,杜邦和孟山都的能超過70%,而且外資能做到零庫存,國內企業庫存擠壓嚴重,生產和管理都比不上外資。
還有,地方政府的保護政策,以及各種歷史遺留問題,許多優秀的種質資源被盜,智慧財產權不強,國內種子市場真的是亂象重生。
比如玉米“鄭單958”,這個華夏第一品種在國內整體佔有率是15%左右,但全國生產這個品種的公司有4家,如果像楊順這樣能做到制種壟斷,當然市場份額會暴增,而且利潤大大增加
市場面包就這麼大,要是再殺進來一個爭飯碗的人,還是個諾獎獲得者,這就不友好了。
一看楊順在寵物市場,藥物市場的霸道,以及強勢的做法,就知道他的胃口不小,同行們誰喜歡他?
上市公司,北大荒種子集團的經理看到新聞,不斷搖頭拍著桌面,輕聲嘆氣:“又進來一條巨鱷,以後這日子不好過了呀。”
中京的金色農華研究所的所長看到新聞,有點鬱悶:“我就知道楊順有一天會迴歸農學,他肯定要對種子行業下手,沒想到來的這麼快。”
黑吉遼東亞種子公司的老總收到簡訊,看完影片,悶悶抽了一整支菸:“咱們這一行,要變天了啊。”
種子行業國內總共有58家上市公司,外資30家,這些企業無不表示擔憂,根本沒從這條諾獎新聞中體會到快樂,他們腦海中只在想,首長視察,畝產1500公斤,楊順進入種子行業,每一條都是利空。
“這個行業要洗牌了啊……”
凜冬已至,異鬼來襲。
還有誰能阻擋楊順的步伐?
市場的直接反應就是,新聞播出,農業股板塊集體暴跌6%,58家上市公司,無一倖免,40家跌停。
這才剛開始,楊順還根本沒有發威呢。
………………
紅楓市的市北,臨江的三環高架橋入口,在距離江心洲碼頭不遠的地方,有一家掛著“紅米農科責任有限公司”的企業。
董事長薛貴中午看到午間新聞,突然看到一個鏡頭,眉頭緊皺,一直沒有說話。
他叫來秘書,幫他在網上找到影片,重複放了幾遍,一直盯著楊順身後的玉米地。
行家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大概情況,這不是普通的玉米。
接著,薛貴拿起電話,打了半個多小時,問了很多人,最終長吁一口氣。
“果然我猜的沒錯,老了,老了,看樣子,這一關過不去了啊……”
薛貴自己說老了,實際上他還不到60歲,紅米農科在兩年前籌備上市,多次被否,多次重振旗鼓。
可兩個月前再次被否,來自銀行和證券公司的專案小組私下裡告訴他,沒有核心技術,上市的希望不大,讓他不要浪費錢了。
但薛貴還是不死心,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企業上市。
楊順身後的玉米地讓他徹底夢碎,紅米農科的玉米種子給楊順提鞋都不如。
難道在種子行業摸爬滾打一輩子,到最後就這麼完了?
他不甘心啊!
薛貴靠在椅背上,找到手機通訊錄裡的老苗,撥打過去。
老苗很快就接通了:“薛老弟,怎麼想起給我打電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