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玉米產量資料後,實驗完成,眾人就開始撤離了。
首長臨時改變主意,這時候前往楊順的南山植化所參觀,並且把楊順叫到自己的考斯特上,坐在一起聊天。
四人主要是聊玉米產量,關於乙醇燃料和能源問題,萬一將來決定全國大範圍種植玉米,那就不是1萬畝,而是1億畝起步了,那就不是簡單的事了啊。
比如說,現在全國種植玉米的面積是5億畝,一年產量2億噸,國家糧食庫存已經有2億噸玉米的總量,相當於全國一年的產量,再種玉米就容易過剩。
所以必須減少玉米種植面積,提高玉米的單位產量,增加其他作物的種植面積,這就是一個大聯動,牽一髮而動全身。
而且楊順的玉米總量暴增,導致乙醇價格暴跌的話,影響了相當多的其他行業,以及出口外貿,這又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國際原油是由美元定價的,而且國際油價和糧食價格,也是透過美元捆綁在一起的,鎂國是糧食大國,假設國際原油價格上漲達到90美元/桶,就會刺激鎂國玉米轉化成燃料,國際糧價就會上漲,這又會引發物價上漲,通貨膨脹。
因為涉及的範圍太廣,上升到宏觀經濟層面,一時半會肯定聊不出結果,首長還是決定回去就把這個試驗小組升級,變成國家級的戰略工作組,認真研究這件事。
首長說道:“當然,小楊,你的制種不要停,我們隨時可能批准這個專案全國範圍種植,這場仗我們要打幾年。”
楊順為難道:“可是制種需要大面積耕地,我知道全國許多農科所都在海楠有制種場,但現在海楠土地不好拿,我想要個100平方公里的私人制種場,大概能做出10萬畝的制種耕地,才能生產1億畝耕地需要的玉米種子,您給得了我這麼大的面積嗎?”
100平方公里,這是什麼概念?
整個三亞,也才1920平方公里,楊順想在那裡劃一塊區?不可能的,那裡可是三亞,整個海楠島都很難給他那麼大的制種基地。
陸老笑了,說道:“你就不能想辦法在內地找一座山,申請一個大面積的制種區嗎?有必要時可以封山封路,做到保密嘛。”
楊順樂起來:“這麼說,我還可以佔山為王咯?”
幾人都笑了,還佔山為王,南山景區基本上他就是山大王了,還嫌山地不夠?
但說到這裡,陸老又給楊順普及了一個知識:“國家重點制種基地都是農業部在牽頭,全國有幾百個點,你要真想弄大規模,給國內外提供玉米種子,至少要種植100萬畝,加上非種植面積,也就是1000平分千米。半個深市吧,你管的過來嗎?”
楊順吐吐舌頭,管不過來,半個深市全部種上玉米,讓他一個人制種,他會不會累死過去?
還是必須得另想辦法,儘量培養一個可靠的種子公司團隊才是最緊迫的。
另外,陸老也聽說了,袁窿平的身體不太好,似乎有意把雜交稻的技術傳給楊順。
楊順承認了這件事,說道:“袁老的三兒子袁定洋正在辦理工作交接手續,準備過來投奔我,似乎原單位不肯放他走。”
首長問道:“袁老的意思是什麼?”
楊順就把袁定洋的原話說出來,陸老在旁邊補充,剖析的很深刻,還把XX高科以及國家水稻研究中心的一部分內幕資料爆出來,證明楊順所言不虛。
聽說楊順在做完玉米育種後,可能就要做水稻,這涉及到重要主糧大米的產量問題,首長很關心:“你100平方千米的山頭都沒找到,又想搞雜交水稻?年輕人,小心貪多嚼不爛。”
楊順道:“袁主任是想小面積試種,我不急著搞水稻。”
首長明白了,他答應楊順:“我叫人關心一下袁定洋的調動問題。”
楊順道:“那就太謝謝您了。”
首長開玩笑:“誰叫你是諾獎獲得者呢?你有特權。”
楊順有點不好意思,這又是要人,又要地的,首長還真是寵溺他,什麼都答應。
100平分千米呀,什麼地方好?楊順腦子裡冒出一個想法,鐵帽子山!
車隊開到植化所,天色快要黑了,楊順帶著首長走馬觀花一番,待了一個小時,享受了一頓有機大餐,讓客人們很滿意。
好不容易送走這些大人物,所裡只剩下自己人時,主動留下加班的員工們終於歡呼起來。
“恭喜恭喜!”
“咱們也是跟著諾獎大佬混的體面人兒了。”
“老闆,別的話不說了,先兌現!”